[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策略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09558.2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杨贝宁;于爱民;刘崇鹏;刘陆;孟丹;白玉;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杨晓辉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系统 及其 策略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策略管理方法,该策略管理方法是基于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的,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客户端(1)、策略管理服务器(2)、智能家居节点(3)和网关(4);
所述客户端(1),用于向策略管理服务器(2)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策略管理服务器(2),用于结合其内部预存储不同场景下对应的场景策略对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冲突检测,若检测出冲突,策略管理服务器(2)会智能消除冲突,并将消除冲突后的控制指令转换为执行指令发送到网关(4),对于无法消除冲突的控制指令,策略管理服务器(2)向客户端(1)返回“无法执行控制指令信息”;若检测无冲突,则策略管理服务器(2)直接将控制指令转换为执行指令发送到网关(4);
所述网关(4)靠近智能家居节点(3)设置,并且网关(4)根据接收到的执行指令控制智能家居节点(3)自动执行任务;
该策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客户端(1)与策略管理服务器(2)之间的通讯步骤;
策略管理服务器(2)与网关(4)之间的通讯步骤;
网关(4)与智能家居节点(3)之间的通讯步骤;
所述客户端(1)与策略管理服务器(2)之间的通讯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一一、客户端(1)向策略管理服务器(2)发送控制指令;
步骤一二、策略管理服务器(2)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根据当前环境下的策略进行冲突检测,若场景策略中未找到与控制指令相关的记录,则策略管理服务器(2)向网关(4)下发执行指令,并执行步骤一五;若在场景策略中找到了与控制指令相关的记录,则执行步骤一三;
步骤一三、策略管理服务器(2)判断控制指令对应的环境策略记录中的条件表达式是否为真;若为真,则将控制指令替换为执行指令,然后执行步骤一五;否则判定为发生冲突,执行步骤一四;
步骤一四、策略管理服务器(2)根据控制指令对应的环境策略记录继续判断候选指令中的指令或指令集,如果存在一条以上的指令或指令集,则候选指令或指令集按顺序执行步骤一三,否则,策略管理服务器(2)向客户端(1)发送“无法执行控制指令信息”,并结束或返回执行步骤一一,由客户端(1)向策略管理服务器(2)发送新的控制指令;
步骤一五、策略管理服务器(2)准备向网关(4)发送执行指令;
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管理服务器(2)与网关(4)之间的通讯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二一、网关(4)启动后向策略管理服务器(2)发送REGISTER指令,所述REGISTER指令附带网关(4)的MAC地址,所述MAC地址附带在REGISTER指令的数据包头部;
步骤二二、策略管理服务器(2)接受到网关(4)发送的REGISTER指令后,从数据包头部获取网关的MAC地址,通过与策略管理服务器(2)内保存的网关MAC地址列表相匹配,若匹配失败,则策略管理服务器(2)向网关(4)发送GET指令,若匹配成功,则策略管理服务器(2)对应更新网关(4)记录的时间戳,并向网关(4)发送GET指令;
步骤二三、网关(4)接受到策略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GET指令,将网关(4)保存的所在局域网内智能家居节点(3)属性列表和传感器状态发送到策略管理服务器(2);
步骤二四、策略管理服务器(2)接受到网关(4)发送的智能家居节点(3)属性列表和传感器状态;
步骤二五、策略管理服务器(2)开始向网关(4)发送执行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策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4)与智能家居节点(3)之间的通讯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三一、由管理员手动在网关(4)端配置智能家居节点(3)信息或通过智能家居节点(3)广播自身节点信息;
步骤三二、网关(4)根据策略管理服务器(2)下发的执行指令控制智能家居节点(3)自动执行任务;
步骤三三、根据策略管理服务器(2)的请求,网关(4)定时采集并保存智能家居节点(3)的信息和传感器状态,并将保存的智能家居节点(3)的信息和传感器状态发送到策略管理服务器(2)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95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管改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多功能口腔开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