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负荷故障分析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09466.4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2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灵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动态 负荷 故障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负荷故障分析仪,其结构包括:动态负荷探帽、续航电机、握柄杆、导线、辅控机箱、工控屏幕板,本发明实现了运用动态负荷探帽与续航电机相配合,通过续航电机在工作人员手持的探头帽槽进行对接电路进行扫描检测操作过程中,实现衔铁电杆架与铜丝芯管形成蛛网罩面调试操作效果,从而扫描区间节点故障信号源,提升波段和频率的捕爪定位操作效果,让侧架支杆与垫轮扇盘架的电磁互感配合电位回路游走形成一个轨道交通供电后的系统化动态负荷调试降低电势差抽离操作效果,提升灭弧防静电操作,改善短时间调试续航通车操作,且压低数据偏差值,提升等待救援时的应急操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负荷故障分析仪,属于交通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与中控电网调试监控需要配合动态负荷电子元器件调试进行故障分析扫描和人员派遣检修操作,提升对轨道交通运输的护理操作效果,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继电和放电输送电网架构需要配合动态负荷调试操作,从而检测扫描处故障区域电网和区间节点电位进行派送人员去检修操作,而故障时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容易节点骤停瘫痪,造成后续的轨道承接效率降低,影响轨道上的行车时效和电位调控精度,对轨道误差引导会产生恶性循环的错误数据持续偏差拉大现象,影响轨道交通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负荷故障分析仪,以解决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继电和放电输送电网架构需要配合动态负荷调试操作,从而检测扫描处故障区域电网和区间节点电位进行派送人员去检修操作,而故障时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容易节点骤停瘫痪,造成后续的轨道承接效率降低,影响轨道上的行车时效和电位调控精度,对轨道误差引导会产生恶性循环的错误数据持续偏差拉大现象,影响轨道交通安全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负荷故障分析仪,其结构包括:动态负荷探帽、续航电机、握柄杆、导线、辅控机箱、工控屏幕板,所述动态负荷探帽嵌套于续航电机的前侧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续航电机与握柄杆扣合在一起,所述续航电机与导线电连接,所述导线插嵌在辅控机箱的后侧,所述工控屏幕板嵌套于辅控机箱的前侧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动态负荷探帽设有衔铁电杆架、侧架支杆、垫轮扇盘架、铜丝芯管、探头帽槽,所述衔铁电杆架与侧架支杆插嵌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垫轮扇盘架与衔铁电杆架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衔铁电杆架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铜丝芯管的左右两侧,所述铜丝芯管插嵌在探头帽槽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垫轮扇盘架与探头帽槽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探头帽槽嵌套于续航电机的前侧并且轴心共线。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铁电杆架由衔铁折架条、垫条管、阻尼柱块、螺纹电杆组成,所述垫条管插嵌在衔铁折架条的内部,所述阻尼柱块与衔铁折架条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衔铁折架条与螺纹电杆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铁折架条由弹簧板、折条衔铁、隔垫块组成,所述弹簧板安装于折条衔铁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折条衔铁与隔垫块采用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柱块由套筒柱、钩杆、柱块槽组成,所述套筒柱与钩杆插嵌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钩杆安装于柱块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架支杆由侧轮条柱筒、框条板、细支杆组成,所述侧轮条柱筒与框条板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斜面上,所述细支杆插嵌在侧轮条柱筒的左上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轮条柱筒由铰轮体、胶条杆、夹条筒槽组成,所述铰轮体与胶条杆机械连接,所述胶条杆插嵌在夹条筒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9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