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9182.5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毛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伍凯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6/00 | 分类号: | F25D16/00;F25D25/02;F25B21/02 |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工用 快速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制冷箱,所述冷却箱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所述冷却箱内腔底壁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冷却箱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分流器,所述冷却箱上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制冷箱上端,所述冷却箱和制冷箱的相对面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输送管,且冷却箱和制冷箱通过输送管和连通管内部相通,所述连通管中部设置有轴流风扇,所述制冷箱后端下部股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制冷箱后端上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制冷箱右端固定安装有制冷组件。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能够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快速散热,并且散热均匀,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①汽车配件加工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趋势方兴未艾;②汽车配件加工采购全球化;③汽车配件加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汽车配件在进行加工过程中,为了快速进行下一步加工,需要对其进行降温,而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放置风冷自然降温的方式,其降温时间长,进而影响整体加工效率,并且自然风冷的方式,配件中的温度散发到空气中导致周边温度快速提升,易使工作人员产生不适,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制冷箱,所述冷却箱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所述冷却箱内腔底壁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冷却箱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分流器,所述冷却箱后端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双开门,所述冷却箱上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制冷箱上端,所述冷却箱和制冷箱的相对面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输送管,且冷却箱和制冷箱通过输送管和连通管内部相通,所述连通管中部设置有轴流风扇,所述制冷箱后端下部股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制冷箱后端上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制冷箱右端固定安装有制冷组件。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安装框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且安装框内腔右部固定安装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与安装框左侧内壁形成的空腔下部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网板,所述竖直隔板与安装框右侧内壁形成的空腔下部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网板,四个所述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均由耐高温金属制成,且第一网板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网板的网孔直径。
优选的,所述分流器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且固定框左端前部和左端后部以及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开设有两个螺孔,所述固定框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分流板,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板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所述冷却箱左箱壁上部和右箱壁上部均开设有与螺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分流器通过所述安装孔和分流板固定安装在冷却箱内腔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伍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伍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9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