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跳可达性的主动保持无人集群网络连通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8350.9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汇彬;陈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8;H04W84/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达性 主动 保持 无人 集群 网络 连通性 方法 | ||
1.一种基于k-跳可达性的主动保持无人集群网络连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无人集群网络模型并定义衡量网络局部连通度的k-跳约束局部代数连通度指标;
步骤2:节点周期性的检查与其邻节点间的链路状态,若检测出链路断开,则启动网络连通性异常识别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子步骤:
步骤2.1:与1-跳邻节点通信,获取节点ID、位置、及k-跳邻节点的相关信息;
步骤2.2:根据获取到的信息,计算节点的k-跳约束局部代数连通度;
步骤2.3:如果节点的k-跳约束局部代数连通度小于设定的阈值,则判定当前网络处于异常状态,并将异常信息报告给主节点处理。
步骤3:当主节点接收到当前网络处于异常状态的报告后,主节点启动轮询所有节点获取全局拓扑信息,然后启动基于虚拟边的拓扑重构过程,计算出满足连通度需求的目标拓扑结构。具体包括以下7个子步骤:
步骤3.1:计算无人集群网络初始拓扑对应的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MST;
步骤3.2:计算所有节点的k-跳约束局部代数连通度,若所有节点的k-跳约束局部代数连通度均不小于特定阈值,则结束目标拓扑的计算过程,否则转入步骤3.3;
步骤3.3:构造矩阵M(t)=PTLG(t)P,其中,LG(t)是当前无人集群网络对应的拉普拉斯矩阵,P=[p1 p2…pn]是一个n×(n-1)矩阵,对于所有i,j=1,...,n,且表示所有元素为1的n维向量;
步骤3.4:计算矩阵M(t)对应的行列式的值detM,如果上一次迭代过程中的行列式的值小于等于detM,则表示当前重构过程陷入局部最优。此时通过以下步骤跳出局部最优:
步骤3.4.1:检查是否有符合条件的虚拟边,如果存在符合条件的虚拟边veij,则将传输范围R设置为veij的距离,然后更新矩阵M(t)和LG(t)的值;
步骤3.4.2:如果不存在符合条件的虚拟边,则判断所有节点是否位于一条直线,若所有节点位于一条直线,则首先构造一个包含该直线且与xOy平面夹角最小的平面,然后在度为1的节点的邻节点处构造一个与该平面的法向量平行的轴,并将度为1的节点绕该轴旋转120度。若节点数为3,则仅旋转其中的一个度为1的节点。若所有节点不位于一条直线,则该方法失效;
步骤3.5:根据势场法计算每个节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分别对应的运动分量和
步骤3.6:更新节点ui的目标位置q′i(t),确保生成树MST中的链路不会断开;
步骤3.7:转入步骤3.2。
步骤4:确定目标拓扑结构的位置和朝向,使得从初始拓扑变换到目标拓扑的过程中的节点总移动距离最短;
步骤5:使所有节点以相同的运动时间从初始拓扑变换到目标拓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3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湿热环境水利建材检测装置
- 下一篇:表层品质因子Q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