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7730.0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全民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2;B29C45/6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徐志红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配件 高效 注塑 模具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4),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公模(6),所述连接板(5)顶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注塑嘴(7),所述注塑嘴(7)的底部与公模(6)顶部的轴心处连通;
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母模(8),所述母模(8)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垫块(9),所述垫块(9)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母模(8)的顶部开设有模腔(10),所述母模(8)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的顶部贯穿至连接板(5)的顶部,所述母模(8)的两侧和底部均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有冷凝管(12),三个冷凝管(1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母模(8)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3),所述散热管(13)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4),两个散热风扇(1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两个散热风扇(14)相对远离的一侧通过连接杆(15)与散热管(13)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16),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伸缩杆(17),两个第三液压伸缩杆(1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导向孔(19),所述导向孔(19)与导向柱(11)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底部与母模(8)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3)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1),所述防尘网(21)的面积大于等于散热管(13)的外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3)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22),所述进风口(22)的表面通过螺栓与防尘网(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8)的两侧与底部均开设有配合冷凝管(12)使用的第一凹槽,所述母模(8)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配合散热管(13)使用的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2)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连通有软管,软管与散热水池连通。
8.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原料通过热熔机进行加热融化,然后将注塑机的出料口与注塑嘴(7)进行连接,然后将加热融化的原料通过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10);
B、然后通过外设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14)工作对母模(8)和公模(6)其表面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通过水泵工作将散热水池中的水输入冷凝管(12)的内腔,通过流动的冷却水带走母模(8)表面的热量,加快了模具的散热效率,增加了汽车配件的成型效率;
C、然后汽车配件成型之后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4)回缩带动连接板(5)向上移动,连接板(5)带动公模(6)向上移动,直至公模(6)与母模(8)完全脱离;
D、然后通过第三液压伸缩杆(17)向外伸出带动夹持板(18)移动,两个夹持板(18)相对移动对成型的汽车配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外设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三液压伸缩杆(17)的伸出压力,保证了不会挤压汽车配件过度,不会造成损坏;
E、当夹持板(18)对汽车配件夹持固定之后,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6)向上移动带动第三液压伸缩杆(17)向上移动,第三液压伸缩杆(17)带动夹持板(18)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成型的汽车配件将其从模腔(10)取出,然后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将汽车配件进行拿持,然后通过第三液压伸缩杆(17)回缩带动夹持板(18)远离汽车配件,工作人员即可将汽车配件取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全民,未经赵全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77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