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7574.8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杰;陈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蓝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8B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支撑 旋转 装置 间接 空冷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包括双曲线形自然通风塔筒、间接空冷换热器和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由内侧支撑板和外侧分体导风装置组成,内侧支撑板内端位于相邻两冷却柱外端衔接面外,外端为悬吊框架;外侧分体导风装置安装在悬吊框架上,沿高度分成1~60块;外侧分体导风装置可在执行机构控制下根据环境风速、风向、风温等旋转0~60°起导流作用,配合内侧支撑板的整流作用,并通过二者间的缝隙消除背风侧旋涡,提高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外侧分体导风装置的分层结构既便于安装维护,也能提高强度;严寒环境中,外侧分体导风装置可相对间接空冷塔径向偏转90°,从而减少进风量,防止间接空冷循环水冻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核电站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
背景技术
自然通风间接空冷系统利用双曲线形自然通风塔筒的抽力作用抽吸环境空气,使其与循环冷却水进行间接热交换,进而实现对循环水的冷却。三角形换热器是间接空冷塔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间接空冷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环境风是影响三角形换热器性能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侧风条件下环境风以一定角度进入三角形换热器不仅会导致侧风面三角形换热器的通风量大大降低,还会影响三角形换热器内部气流分布的均匀性,甚至会产生气流漩涡并导致热风回流现象,进而降低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
中国申请专利,申请号202010664869.1,公开了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包括双曲线形自然通风塔筒、由三角形换热器组成的间接空冷换热器和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导风模块组由竖直布置的分体导风模块及分体导风模块与空冷塔之间、相邻分体导风模块之间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射流间隙组成,其中靠近三角形换热器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位于相邻两冷却柱外端衔接面外侧;环境风条件下,执行机构可根据导风装置所处区域环境风风向、风速按导风模块组调整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角度,在对迎风侧三角形换热器导风的同时,通过射流间隙射流消除分体导风模块背风侧旋涡,减小对背风侧三角形换热器的不利影响,系统提高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该发明采用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对环境风进行导流,但各分体导风模块在高度方向上为一个整体,各分体导风模块在大风环境中受力较大,安装及控制难度较高;本发明通过在间接空冷塔的三角形换热器外沿间接空冷塔径向设置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一方面能够在环境风条件下适应环境风向和风速,通过外侧分体导风装置的导流作用和内侧支撑板的整流作用系统调节间接空冷塔周围空气流场,提高间接空冷塔的换热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外侧分体导风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分层,不仅便于安装和检修,还能够有效提高导风装置的强度,增强其对大风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导风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在技术尚存在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侧风条件下冷却能力降低以及现有导风设施不能适应环境风向变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风塔筒、间接空冷换热器和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由内侧支撑板和外侧分体导风装置组成,内侧支撑板在间接空冷换热器外侧沿径向布置,其外端设有悬吊框架,外端分体导风装置通过旋转轴固定在悬吊框架上,可依据其所在区域环境风风向、风速,由执行机构控制旋转0~60°,起到对环境风的导流作用,配合内侧支撑板的整流作用,并通过外侧分体导风装置与内侧支撑板间的缝隙,有效消除侧风条件下导风装置背风侧的旋涡,从而改善间接空冷塔周围及三角形换热器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提高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此外,严寒气象条件下,外侧分体导风装置可旋转到垂直于间接空冷塔径向状态,从而减少冷却三角单元进风量,防止冷却管束冻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蓝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蓝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7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追随水产养殖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