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沥青取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7337.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福;王帅锋;杨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2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沥青 取样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沥青取样系统及方法,所述液体沥青取样系统包括取样管道、冷却单元、取样单元及清洗单元;取样管道的一端连接△P装置上游的液体沥青管道,另一端连接△P装置下游的液体沥青管道;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器;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取样器;所述清洗单元包括高位罐和低位罐;本发明彻底解决了液体沥青在线取样时沥青堵塞管道和阀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取样过程和清洗过程中沥青烟气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生产及其深加工过程中煤焦油液体沥青取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焦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约50%~60%的中温沥青,属于焦油加工的大宗产品,加工规模越大,沥青产量越多。改质沥青是目前沥青的主要下游产品,主要用于电解铝行业生产预焙阳极、制备电池棒或电极粘结剂。此外还有沥青焦、针状焦等,也是中温沥青的下游产品,无论采用何种生产工艺,都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液体沥青进行取样检测,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常规的液体沥青管道的在线取样方法,通常是在需要取样的管道上增设由一个分支短管和一个保温旋塞组成的取样器。沥青常温下为略带臭味的黑色固体,无固定熔点,而沥青的生产过程大多处于130~400℃的高温环境下,此时沥青为黑色流体状态,若在敞开的大气环境中取样,不仅高温沥青本身非常危险,还会散发出大量的沥青烟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毒性非常大;操作人员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沥青取样以后,剩余沥青就会凝结在取样管道中,堵塞取样管道及阀门。
申请号为CN 202010119181.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煤焦油沥青沥青取样阀及在线取样系统”,煤焦油沥青在线取样系统包括煤焦油沥青取样阀、沥青冷却器、沥青取样钢瓶、称重电子秤、吹扫单元及排气单元;煤焦油沥青取样阀直接设于煤焦油沥青的主管道上,不仅能够彻底解决采用支管道取样时支管道和取样阀的堵塞问题,并且取得的沥青样本都是现流样,没有管道残留沥青成分的存在。上述技术方案只针对取样过程中的管道堵塞和沥青烟气采取了防治措施,而取样后残留的沥青粘度较大,用氮气吹扫很难吹扫干净,而且吹扫的沥青烟气直接排到大气,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种取样系统能够彻底解决沥青在线取样时残留沥青堵塞管道以及在线取样产生沥青烟气的排放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沥青取样系统及方法,彻底解决了液体沥青在线取样时沥青堵塞管道和阀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取样过程和清洗过程中沥青烟气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体沥青取样系统,包括取样管道、冷却单元、取样单元及清洗单元;所述取样管道的一端连接△P装置上游的液体沥青管道,另一端连接△P装置下游的液体沥青管道;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器;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取样器;所述清洗单元包括高位罐和低位罐;所述取样管道上沿沥青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清洗介质入口、冷却器、取样器、排气口、清洗介质出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连接高位罐,清洗介质出口通过清洗介质出口管道连接高位罐;所述高位罐的底部设底部出口通过底部管道连接低位罐的上部入口,低位罐的顶部设顶部出口通过顶部管道连接高位罐上部的上部入口;所述低位罐中设加热器,低位罐的底部设清洗介质出口通过清洗介质管道连接冷却器上游的取样管道。
所述△P装置为阀门或减压装置。
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压力表及温度表;压力表设于冷却器上游的取样管道上,温度表设于冷却器下游的取样管道上;冷却单元上游的取样管道上设阀门一。
所述取样单元还包括软管一和软管二;所述取样器是由快速接头一、针型阀一、取样瓶、针型阀二、快速接头二依次连接组成的一体取样装置,快速接头一、快速接头二分别通过对应端的软管一、软管二与取样管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7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