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检测设备信号滤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6885.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宾;邓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A61B6/03;H03F1/26;H03F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检测 设备 信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检测设备信号滤噪装置,包括第一峰值检测电路、时间控制电路和滤噪电路,第一峰值检测电路在第一个电压脉冲信号的脉宽时间内利用运放器AR1将延时前后的电压脉冲信号进行比较,得到电压脉冲信号的第一峰值时刻信号,时间控制电路在第一峰值时刻信号为正电平时导通可控硅D1上电,运用电容C3、电容C4的充、放电时间控制电源+6V通过继电器K3的时间,从而控制滤噪电路输入电压脉冲信号的时间,滤噪电路运用电阻R9‑R12、二极管D3滤除低于标准低电压的噪声,运用电阻R13‑R15、电阻R17、运放器AR2、继电器K5滤除高于标准高电压的噪声,以此来提高整个探测电路的信噪比,从而提高CZT半导体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和平均计数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噪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检测设备信号滤噪装置。
背景技术
CT检测广泛应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尤其对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和颅内肿瘤等疾病诊断效果比较可靠,而CT检测是用X射线对人体诊断部位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人体诊断部位的X射线并转变成模拟探测电信号,模拟探测电信号经成形放大、模拟/数字转换后输出数字探测电信号至到计算机中进行CT图像构成处理,其中探测器常常使用CZT半导体探测器,CZT探测器接收透过人体诊断部位的X射线后将产生电荷脉冲信号,电荷脉冲信号须经前置放大器放大转换为电压脉冲信号,电压脉冲信号再通过成形放大器放大转换为高斯脉冲信号后,才能实现模拟电信号的成形放大,但由于探测器中结电容的存在,使得电源上的噪声不可避免地通过该结电容耦合到前置放大器中,夹杂噪声的模拟探测电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器、成形放大器的放大处理后,使得整个探测电路的信噪比大幅降低,从而影响CZT半导体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和平均计数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检测设备信号滤噪装置,能够将前置放大器输出的电压脉冲信号进行滤噪处理后再传输至成形放大器,以提高探测电路的信噪比,从而提高CZT半导体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和平均计数率。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CZT半导体探测器、前置放大器、电压脉冲滤噪模块、成形放大器,所述CZT半导体探测器接收X射线并产生电荷脉冲信号,所述前置放大器放大电荷脉冲信号并转换为电压脉冲信号,所述电压脉冲滤噪模块对电压脉冲信号滤噪,所述成形放大器对电压脉冲滤噪模块滤噪后的电压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高斯脉冲信号,所述电压脉冲滤噪模块包括第一峰值检测电路、时间控制电路、滤噪电路;
所述第一峰值检测电路采样前置放大器输出的电压脉冲信号,当电容C2充电至0.7V时,继电器K2吸合,电压脉冲信号经继电器K2的触点3接通触点5开始分两路传输,一路直接传输至运放器AR1的反向输入端,另一路通过延迟线芯片U1延时后传输至运放器AR1的同向输入端,当电容C1充电至0.7V时,继电器K1吸合,继电器K2断开,停止电压脉冲信号向运放器AR1和延迟线芯片U1的传输,运放器AR1将继电器K2吸合时间内延时前后的电压脉冲信号进行比较,输出第一峰值时刻信号至时间控制电路;所述时间控制电路接收到正电平的第一峰值时刻信号后接通电源+6V,电源+6V通过继电器K3的触点3接通触点4传输至滤噪电路中继电器K4的触点1,运用电容C3、电容C4的充、放电,来决定时间控制电路输出电源+6V至滤噪电路中继电器K5的触点1的时间;当时间控制电路输出电源+6V至继电器K4的触点1时,所述滤噪电路通过继电器K4的触点3接通触点5接收前置放大器传来的电压脉冲信号,运用电阻R9-R12、二极管D3组成滤低压噪声电路,滤除低于运用电阻R11-R12分压所设的标准低电压的噪声,运用电阻R13-R15、电阻R17、运放器AR2、继电器K5组成的滤高压噪声电路,滤除高于运用电阻R13-R14分压所设的标准高电压的噪声。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纤形变的流速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教育用远程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