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建筑系统及其节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6752.5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庄莉;赵凯;李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40/30;F24S30/40;F24S30/425;F24S30/48;F24S50/20;G05D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环保 节能 建筑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建筑系统及其节能方法,包括底箱,所述底箱上端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与底箱相连,所述转动板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太阳能板,所述转动杆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转动板上还设有传感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通过转动杆转动带动太阳能板转动,所述转动板下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传感器、电机和伸缩杆与控制器相连。具有实现根据一天中太阳方向的变化实时调节太阳能角度,实现一天中太阳能吸收最大化,实现四季中太阳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能吸收最大化,具有为建筑系统环保节能最大化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机械制造和环保节能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建筑系统及其节能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零能源建筑(zero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是不消耗常规能源建筑,完全依靠太阳能或者其它可再生能源。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性理念到最近的低碳,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零能源建筑的概念其实并不新,许多欧美国家如瑞士、加拿大及德国都已发展零能源建筑。一些区域国家如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也开始建筑工程。现有的建筑系统太阳能吸收率低,难以充分吸收光照,建筑系统节能环保效率底,节能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建筑系统,本公开为了解决建筑物太阳能吸收率低,难以充分吸收光照,建筑系统节能环保效率底的技术问题。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建筑系统,包括底箱,所述底箱上端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与底箱相连,所述转动板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太阳能板,所述转动杆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转动板上还设有传感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通过转动杆转动带动太阳能板转动,所述转动板下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传感器、电机和伸缩杆与控制器相连。
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太阳能环保节能建筑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机控制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和伸缩杆控制模块,所述电机控制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和伸缩杆控制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相连,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传感器相连,所述伸缩杆控制模块与伸缩杆相连,其中传感器为光照角度测量传感器,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呈矩阵设置再支撑板之间,所述太阳能板呈矩阵设置再转动杆上,呈矩阵设置的转动杆一端均连接有一个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处设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上端设有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底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通过导线相连,所述底箱内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将一天中太阳光角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器通过数模转换模块进行数模转换,控制器控制电机进行实时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太阳能板根据一天中太阳角度进行实时的角度变化,进而实现吸收光能最大化。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将每个季度太阳南北倾斜角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器通过数模转换模块进行数模转换,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伸缩,进而实现转动板围绕转轴相对底箱水平倾斜角度变化,进而实现四季更换,太阳能板在南北方向上吸收太阳能的最大化。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呈矩阵设置在转动板上。
本专利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建筑系统节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