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金熔炼的高产能中频电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6743.6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磊;程淦昌;朱云飞;贺献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锡华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2 | 分类号: | F27B14/02;F27B14/06;F27B14/08;F27B14/14;F27B14/16;F27B14/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黄少波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金 熔炼 产能 中频 电炉 | ||
本发明涉及中频电炉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合金熔炼的高产能中频电炉,包括电炉外壳,所述电炉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炉底座,所述电炉底座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电炉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炉筒,所述炉筒的顶部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电炉外壳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外表面且位于炉筒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电热线圈,所述电热线圈的底部外表面且相切于电炉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炉筒顶部的内侧设置有顶盖,所述炉筒的顶部外表面与电炉外壳顶部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多组导流板,所述电炉外壳底部设置有安装架。该用于合金熔炼的高产能中频电炉,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集中电炉内部的加热,提高熔炼效率,且方便出料与入料,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频电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合金熔炼的高产能中频电炉。
背景技术
频熔炼电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20KHZ)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在轧钢生产中,也需要使用到中频熔炼电炉。
现有的用于合金熔炼的中频电炉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合金原材料体积大,置入电炉内部时呈不规则形状,加热后,会液化平铺,内部的高度会相对降低,随后的加热缺乏集中加热的功能,效率不会随之变化,,其次在中途入料时,很麻烦,缺乏导流设备,需要插接入料管进行辅助入料,结构复杂,不方便入料原料,最后出料不便,阀门取料影响熔炼质量,并且危险度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合金熔炼的高产能中频电炉。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合金熔炼的高产能中频电炉,具备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自动集中加热,提高熔炼的效率,并且入料方便,液体与固体入料均可以使用,出料安全,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度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合金原材料体积大,置入电炉内部时呈不规则形状,加热后,会液化平铺,内部的高度会相对降低,随后的加热缺乏集中加热的功能,效率不会随之变化,,其次在中途入料时,很麻烦,缺乏导流设备,需要插接入料管进行辅助入料,结构复杂,不方便入料原料,最后出料不便,阀门取料影响熔炼质量,并且危险度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自动集中加热,提高熔炼的效率,并且入料方便,液体与固体入料均可以使用,出料安全,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度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合金熔炼的高产能中频电炉,包括电炉外壳,所述电炉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炉底座,所述电炉底座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电炉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炉筒,所述炉筒的顶部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电炉外壳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外表面且位于炉筒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电热线圈,所述电热线圈的底部外表面且相切于电炉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炉筒顶部的内侧设置有顶盖,所述炉筒的顶部外表面与电炉外壳顶部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多组导流板,所述电炉外壳底部设置有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电炉外壳的内侧且位于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电炉外壳为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隔热层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筒的内径与电炉底座的内径相同,所述炉筒的内侧与电炉底座的外侧外表面为活动连接,所述电炉底座的顶部外表面为弧形凹面,所述电炉底座的底部外表面与电炉外壳内部的底部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隔热座,所述隔热座与电炉底座以及电炉外壳均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滑块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限位板与滑块的内径均与炉筒的外径相对应,所述限位板与电炉外壳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电热线圈的顶部外表面相切,所述滑块的内侧与炉筒的外侧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锡华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锡华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扩眼式引鞋
- 下一篇:一种消失模热风型均匀烘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