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复合多氛树脂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5858.3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博;何锦昊;何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意创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A62D1/02;E2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树脂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复合多氛树脂及使用方法,其中,矿用复合多氛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吸水树脂60‑100份、凝胶剂2‑10份、中性矿物质40‑60份、阻燃剂1‑3份、渗透剂1‑2份、表面活性剂1‑5份。本发明涉及矿用灭火剂技术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形成泡沫胶体状物质、从而附着至矿体表面进行灭火,并且可对矿体进行填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灭火剂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矿用复合多氛树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结构复杂、环境多变,由于其工作性质,会有大量煤渣、沼气等物质产生,因此矿井下防火灭火尤为重要。矿井火灾按引火源的不同,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矿井火灾与煤尘、沼气爆炸的发生常是互为因果关系,是酿成煤矿恶性事故的原因之一。
现有的矿井下用灭火方式很少单纯地使用水进行扑灭,通常采用专用灭火剂进行灭火。其中,现在常用的灭火剂可分为水系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气体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及金属灭火剂,其中,气体灭火剂多采用卤代烷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灭火,效果优良,但是毒性较大、环境污染高,不适用于井下灭火;干粉灭火剂使用范围较小,可采用灭火器的形式进行使用,但对于大规模的地下矿井火灾效果甚微;金属灭火剂多适用于轻金属灭火,并且保存要求较高;水系及泡沫灭火剂成本低、应用范围广,但是也有着致命的缺陷:应用于煤矿井时,在水系或泡沫灭火剂进行喷洒后,由于液体的流动特性,会由重力作用下流,不能对燃烧区进行密闭填充,即使带着矿井表面的煤渣,但是无法应对复燃的情况。
因此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炭自燃,在灭火过程中必须对采空区、瓦斯钻场,高冒和冒落空隙采取灌浆或充填等措施,如果材料选用不合适,施工质量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即可能造成煤层发火或灭火后复燃,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急需一种可实现灭火、阻燃及填充封闭的多用途阻燃灭火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灭火效果好、效率高,也能用于充填堵漏安全环保的矿用复合多氛树脂。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矿用复合多氛树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以及应用。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矿用复合多氛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吸水树脂60-100份、凝胶剂2-10份、中性矿物质40-60份、阻燃剂1-3份、渗透剂1-2份、表面活性剂1-5份;通过以高分子吸水树脂作为基底,搭配使用阻燃剂,使其在充分吸水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覆盖火源进行灭火,中性矿物质及凝胶剂可快捷地使树脂固化并为其提供一定的粘附力,而表面活性剂及渗透剂则起到帮助吸水树脂吸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聚集成为聚集体。
优选地,所述吸水树脂为纤维素系吸水树脂或合成系吸水树脂,且所述吸水树脂为粉状,其中所述纤维素系吸水树脂为纤维素原料通过交联-醚化法制得,具体地,为纤维素、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羧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盐或纤维、丙烯酸胺接枝共聚物,所述合成系吸水树脂为聚丙烯类材料通过聚合法制得,可为聚丙烯酸类、聚丙烯酰胺类、聚乙烯醇类或共聚合类等,纤维素系及合成系吸水树脂皆能成熟地大批量生产,成本低廉、性能可靠。
优选地,所述中性矿物质为等量的碳酸钙及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被研磨成粉体,且粉体粒径大于80目;中性矿物不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但是混合在树脂胶体内,可形成微小的聚集颗粒,一方面在阻火时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帮助其树脂迅速成型变为胶体。
优选地,所述凝胶剂为粉末状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其水溶液具有增稠、胶体保护的作用,因此少量混合在吸水树脂内,可在遇水使快速保持水分吸锁,使吸水树脂能够接触水分子并进行凝结。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粉末状的添加型有机阻燃剂或无机阻燃剂,阻燃剂可采用卤系阻燃剂和非卤,或者采用有机类例如:溴系、磷氮系、氮系和红磷,或者化合物类例如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铝三水合物、硼酸锌、硅合氧化锑、磷酸三甲酯等,添加型阻燃剂通过机械混合方法加入到吸水树脂中,可使吸水树脂具有阻燃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意创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意创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5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