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暗挖隧道中断面由小至大的变截面开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4914.1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杰;叶剑波;王洪华;周仕仁;张霞;黄博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断面 至大 截面 开挖 方法 | ||
1.一种暗挖隧道中断面由小至大的变截面开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步骤1、爬坡段施工;
步骤2、临时横通道施工;
步骤3、局部反向施工;
步骤4、局部正向施工;
步骤5、降坡连通右线、左线;
步骤6、返渣扩挖作业;
步骤7、拆除临时支撑;
其中,
步骤1爬坡段施工时,爬坡段做为临时支护作业,在保障安全施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既有机械设备尺寸及出渣效率,净空尺寸宽6.0m×高5.5m,坡度以12°~17°为宜,系统支护参数参照本区段内同等级围岩支护参数施工,接口部分采用洞渣做部分回填,顺接爬坡段通道;爬坡段设置由左、右线两侧隧道均可进入,施工时综合考虑施工进展、施工通道设置及降低成本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步骤2临时横通道施工时,爬坡段施工进入大断面左侧或右侧上拱部硐室,并进行二次断面调整,使之与大断面上拱部左侧或右侧开挖轮廓一致,再向右线或左线方向施工横通道,横通道断面尺寸:高5.5m×宽6.0m,拱顶下沿标高高于永久断面拱架;临时横通道承接两端隧道的主要施工通道,横通道成型后,进行横通道范围二次永久拱架施工,成型后,方可进行马头门开挖;
步骤3局部反向施工时以临时横通道为基础施工空间,首先反方向施工右上或左上部并安装临时支撑,待右上部或左上部进尺10~15m时,方可打开上中部工作面,形成梯队作业;根据特大断面尺寸划分,各硐室断面尺寸约高5.0m、宽8.0m,均采用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间距3.0m,根据围岩情况做适当调整,开挖后立即架设拱架,减少应力释放;
步骤4局部正向施工:当上中部大断面工作部的硐室反向进尺达到10m以上时,即可打开正向右上部的马头门,采用台阶法施工,进行右上部硐室作业;
步骤5降坡连通右线、左线至特大断面右上部硐室施工至两侧接口端头部位,将两侧再降至接线段标高,打通右侧通道,右侧通道根据行车高度及空间利用率,开挖需降至8.1m,在停车线两端设置约20m拉坡段,作为右线施工通道,保证车辆正常通行,满足右线提前进入标准段作业,连续施工;
步骤6返渣扩挖作业:当隧道右线打通,提供了材料及渣土运输通道,并极大缩短工期,此时施工特大断面反向左上部剩余部分;此段左上部施工采用其他硐室开挖产生的石渣将既有爬坡段进行回填垫高,回填高度与临时横通道底标高相同,略低于左上部横向临时支撑,根据设计轮廓,每2~3榀为一个工作循环,拆除爬坡段拱架的同时,立即安装隧道拱架及临时支撑,特大断面施工至本阶段已全部打开工作面,其余各硐室施工依次施工,施工时相邻两个硐室进尺需错开10~15m距离,完成整个特大断面开挖作业;
步骤7拆除临时支撑,特大断面临时支撑拆除遵循“以监测数据指导,由上至下,分段、分区拆除”的原则进行,拆除过程中采用临时脚手架,配合人工破除由上至下分部进行拆除,每组拆除长度为8m~10m,单组采取“隔一拆一”方法进行拆除,拆除前必须完成该段二衬仰拱施工,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拆除过程中随时对拱部沉降和净空收敛进行监测,如遇频率超限及观测数值突变,应立即对支撑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49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