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4637.4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潘瑾;王艳珍;刘春慧;何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7/12 | 分类号: | F04B37/12;F04B39/02;F04B39/06;F04B39/10;F04B3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朱俊跃;钟宗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用油位 控制系统 工况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连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油缸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油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控制和实验效率,节省了控制和实验成本,加快了项目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高速运转的复杂机器,保证压缩机曲轴、轴承、连杆、活塞等运动件的充分润滑是维持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为此,压缩机制造商一般要求使用指定牌号润滑油,并要求定期检查润滑油油位和颜色。缺油是很容易辨别的压缩机故障之一,压缩机缺油时曲轴箱中油量很少甚至没有润滑油。
油位传感器能够准确和实时的监测到压缩机油箱中的油位的高低。
目前已有设计将油位传感器应用于压缩机内,从而就压缩机内部油面的情况进行实时反馈,若发生油量不足,油面低下的情况,传感器会实时给与系统反馈,系统对压缩机进行补油操作。
带油位传感器的压缩机的可靠性试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试验是需要将油位传感器放置在压缩机内部相同的变化温度、变化压力的工况下,通过油面的变化,来检测传感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但安装油位传感器需要在大批量应用前监测油位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需要采用油位传感器的压缩机一般为商用或轻商用的多联机,压缩机一般规格较大,需要造成油面波动所要变化的油量较大,故若靠压缩机本身启停等油面变化最大的工况来进行油位传感器的试验,需要至少十个月的时间,大大增加了设计周期。
而如果油位传感器不放置在压缩机内部进行实验,要模拟压缩机内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已经很难,还需要同时模拟油面的油雾、气泡以及压缩机内部因运转时的磨耗产生的杂质等,难度相当大。
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快速方便的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工况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在压缩机运转时实时控制压缩机内部油面高度变化和变化的频率,大大提高了控制和实验效率,节省了控制和实验成本,加快了项目进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油位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机构、油缸和压缩机,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油缸相连,所述油缸上设有开口,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相通,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油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油缸中或从所述油缸中排出,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通道的通断,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油缸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油量。
优选的:还包括油池,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相通,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通道的通断,当系统加油时,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油池中的油注入压缩机中;当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池与所述油缸开口之间的通道断开,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油缸吸入或排出油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油量。
优选的: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还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还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控制所述排气管道的通断,当系统排气时,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油池之间的通道断开,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油缸开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三阀门控制所述排气管道连通,系统内残存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道排出。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油缸开口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通道相连,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池的顶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4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