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粉末的工作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4246.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郑凯元;孙福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16;B23K26/7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丁宝君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粉末 工作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粉末的工作台,包括固定工作台和旋转工作台;所述固定工作台上固定有镶块,所述镶块的中部设有容纳槽,所述旋转工作台转动安装在容纳槽内;所述旋转工作台与镶块之间设有环向间隙,所述环向间隙的下部设有环形镶圈,所述环形镶圈固定在镶块的底部;所述环形镶圈上设有环形槽B和环形凸起,所述环形槽B上设有通孔,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旋转工作台的下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适配的环形槽A。本申请的工作台可进行大工件的静置加工和小工件的回转加工,通过在旋转工作台和镶块之间设置环向间隙,实现在线回收粉末功能;通过环形镶圈和旋转工作台所构成的曲折环形间隙形成迷宫密封,防止粉末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熔覆成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粉末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激光熔覆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集激光技术、数控技术、测控技术及材料加工技术于一体,是对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集成和升华。通过成形材料的设计,结合不同的送粉速度,激光熔覆成形技术可在零件不同部位实现梯度功能和智能制造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传统工作台只能对工件静置加工,需要增加转台才能实现工件回转加工,拆装转台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占用工作台以上的垂直空间。虽然金属切削领域常用的转台镶嵌式多工位工作台可以节省垂直空间,但是其无法适用于激光熔覆加工领域。粉末会从转台和工作台间隙进入工作台内部,不利于转台电机安全运行;在转台和工作台之间设置密封圈,不仅会增加摩擦噪音,而且粉末会严重加剧密封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转台和工作台间隙粉末难以回收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回收粉末的工作台。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回收粉末的工作台,包括固定工作台和旋转工作台;
所述固定工作台上固定有镶块,所述镶块的中部设有容纳槽,所述旋转工作台转动安装在容纳槽内;
所述旋转工作台与镶块之间设有环向间隙,所述环向间隙的下部设有环形镶圈,所述环形镶圈固定在镶块的底部;
所述环形镶圈上设有环形槽B和环形凸起,所述环形槽B上设有通孔,所述环形凸起的一端位于旋转工作台的下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适配的环形槽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工作台可进行大工件的静置加工和小工件的回转加工;通过在旋转工作台和镶块之间设置环向间隙,实现在线回收粉末功能;通过环形镶圈和旋转工作台所构成的曲折环形间隙形成迷宫密封,防止粉末泄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工作台与镶块相邻的侧壁上固定有毛刷,所述毛刷在旋转工作台的带动下沿环形槽B转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毛刷在环形槽B内转动,可推动环形槽B内的粉末至通孔,实现粉末的回收,保证工作台正常运转。
进一步,所述的毛刷至少有一个。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毛刷可提高回收粉末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工作台与镶块的顶部平齐。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两者顶部设置的平齐可共同承载工件重量,满足大工件的加工要求。
进一步,所述的通孔至少有一个。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通孔可将环形槽B内的粉末及时导出,避免粉末在环形槽B内积聚。
进一步,所述的通孔内安装有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未经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4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