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油品中微量酸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03844.8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贾丽;轩书堂;陈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油品 微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油产品中微量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一定量的待检测油品加入到滴定溶剂中混匀,再加入预处理的温度催化指示剂;(2)以KOH‑异丙醇溶液作为滴定剂以恒定速率进行滴定,以温度传感器读数对滴定液体积作图,取曲线突跃点为滴定终点,根据消耗滴定液体积计算待检油品酸值。其中,所述预处理的温度催化指示剂是将多聚甲醛粉末分散至无水乙醇和/或聚乙二醇600形成的混悬液。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能有效解决以多聚甲醛粉末作为温度催化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推后的现象,一方面能有效减缓多聚甲醛在微酸环境下发生水解和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另一方面能避免多聚甲醛发生沉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品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油品中微量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酸值是衡量石油产品腐蚀性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不仅对炼油工艺有重要影响,还可以判断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同时从酸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油品在贮存、使用中变质的程度。酸值又称酸价,指中和1g化学物消耗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单位mg KOH/g)。
根据目前文献记载,测定总酸值的方法主要有:滴定法、伏安法、近红外法等。根据国标GB/T 24747-2009《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附录A规定,测定油品中酸值采用传统经典的滴定法。其中,手工滴定方法需要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终点条件,偶然误差大,尤其是对于成分复杂的石油样品,终点更加难以判断。电位滴定法,即根据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在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油样品酸值时,会遇到终点无突跃的情况,必需参考非水缓冲溶液的电极电位来确定终点,在非水介质中,玻璃电极若不经常进行活化,可能会使测定结果不准确,且造成了整个检测过程繁琐,时间长,电极维护频繁等问题。
为适应现代油品市场需求,尤其是一些使用在高端精密机器中油品的检测,亟需研发出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的自动化检测方法用于油品酸值的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而不是依赖于人工的操作技巧。
近年来,温度滴定技术以其快速(整个过程一般为3-5min)、准确、便捷、自动化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制药、卫生等多个领域的产品质量、工艺控制和分析检测。温度滴定是一种基于反应体系中焓的变化的仪器滴定技术,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探头,能够迅速响应低至10-5K的温度变化,而且温度探头与滴定液没有电化学作用,可以连续使用,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在油样品中加入温度催化剂,就可以使得终点突跃非常明显。因此,温度滴定不仅可以克服手工滴定终点难以判断的缺点,而且可以快速测样,结果稳定可靠。
专利文献CN200910029709.3公开了一种润滑油酸值温度滴定快速测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称取润滑油样品、溶剂和温度指示液加入到温度滴定装置中的隔热反应容器中,搅拌使润滑油样品完全溶解在混合溶剂中,保持温度恒定,然后用0.1mol/L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以温度传感器读数对滴定液体积作图,取曲线的突跃点为滴定终点,计算出润滑油样品的酸值。
非专利文献“杨士钊,胡建强,郭力,等.温度滴定法快速测定航空油品酸值[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4,30(1):71-75.”公开了一种应用温度滴定技术快速测定航空油品酸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航空油品中加入一种温度滴定指示剂,根据滴定过程体系温度-滴定体积曲线得到滴定终点,计算得到样品酸值,并且通过苯甲酸进行可靠性和准确性验证。所述温度滴定指示剂为丙酮和氯仿。
非专利文献“辛永亮,胡建强,杨士钊,等.丙酮及氯仿与多聚甲醛在温度催化滴定测定喷气燃料微量酸值中指示作用对比[J].山东化工,2017,046(023):69-73,76.”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下滴定剂与丙酮、氯仿及多聚甲醛的热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以多聚甲醛作为催化指示剂通过不同浓度氢氧化钾-异丙醇对不同体积标准酸进行滴定时,准确性较好,滴定结果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滴定剂与其发生放热反应的浓度下限为0.0105mol/L,温降趋势明显,使得在线性拟合过程中,误差影响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工作模式的罐式箱体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药材质量的初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