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升降旋钮换挡的整车防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3305.4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燕;王进昌;文习斌;马书林;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0 | 分类号: | B60R25/00;B60R25/25;B60R25/23;G06F21/32;G06F21/46;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刘代乐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升降 旋钮 换挡 整车 防盗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升降旋钮换挡的整车防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基于升降旋钮换挡的系统,系统具有可升降的换挡旋钮,换挡旋钮的旋转信号可被转化为档位切换指令,换挡旋钮上设有指纹输入模块,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车辆上电后,唤醒换挡旋钮的指纹输入模块;检测到指纹输入信号时,将输入指纹与存储指纹进行校对,若校对通过,则控制换挡旋钮升起;换挡旋钮升起后,若用户输入旋钮信号,则将旋钮信号转化为档位切换指令,并将档位切换指令发送至档位切换执行机构,执行换挡操作。挡旋钮上集成身份认证,当认证失败时换挡旋钮无法升起无法进行档位操作,进而避免了非法解除P档锁及进入行驶档位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升降旋钮换挡的整车防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我国对汽车防盗的强制法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对防盗范围有限定,并且对锁止系统的不易拆卸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为保证防盗系统的安全及性价比,通常采用在转向柱下加装电子转向柱锁止机构防盗大大增加了整车成本和重量,或者增加整车防盗控制器与整车钥匙及其他动力控制器进行防盗码认证,复杂的防盗认证的程序不仅增加了整车结构的复杂性,也增加整车故障率和大大提高了整车开发成本。
公告号为CN110843729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其在换挡器内新增电机锁止装置,使用PEPS(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对初始钥匙进行匹配,匹配一致时,获取车辆点火状态,并将当前车辆点火状态发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当前车辆点火状态,并对PEPS进行信息认证。当认证不通过时,发送锁止命令给选换挡控制器,通过换挡器内的电机锁止装置,使车辆无法挂入D或R档。该方案仅通过换挡器内部锁止装置实现锁止,换挡器被破坏时容易导致防盗失效。此外,该方案不论是单独增加ESCL系统还是换挡器内的电机锁止装置,均会大量增加整车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防盗效果良好的基于升降旋钮换挡的整车防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一种基于升降旋钮换挡的整车防盗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应用于基于升降旋钮换挡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可升降的换挡旋钮,所述换挡旋钮的旋转信号可被转化为档位切换指令,所述换挡旋钮上设有指纹输入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车辆上电后,唤醒所述换挡旋钮的指纹输入模块;
检测到指纹输入信号时,将输入指纹与存储指纹进行校对,若校对通过,则控制换挡旋钮升起;
所述换挡旋钮升起后,若用户输入旋钮信号,则将所述旋钮信号转化为档位切换指令,并将所述档位切换指令发送至档位切换执行机构,执行换挡操作。
较为优选的,所述指纹若校对失败,且失败次数达到设定次数时,弹出密码输入界面,若输入密码与存储密码校验一致,则控制换挡旋钮升起。
较为优选的,若输入密码与存储密码不一致,且达到设定次数,则判定为校验失败,并输出报警信号。
较为优选的,当检测到车辆下电时,还包括:
检测车辆档位状态,若所述档位不处于P档,则驱动换挡旋钮旋转至P档位置,并向档位切换执行机构发送P档切换指令;
所述档位切换执行机构接收到所述P档切换指令后,将所述减速箱锁止在P档。
较为优选的,所述档位切换执行机构将所述减速箱锁止在P档后,反馈P档锁止信号至换挡旋钮,所述换挡旋钮接收到所述P档锁止信号后回降至换挡器内部。
较为优选的,所述档位切换执行机构执行档位切换后,反馈当前档位信号,所述当前档位信号被显示输出。
较为优选的,当检测到车辆上电后,还包括检测是否存储有用户指纹,若未检测到用户指纹,则提示用户录入指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网络架构搜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T形球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