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01690.9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姜臻;于力;张斌;郭志诚;陈浩敏;席禹;张凡;辛文成;姚森敬;周杨珺;秦丽文;梁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纪婷婧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监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设备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低压台区的营销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一运行数据和生产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二运行数据;第一运行数据包括计量表计数据和配变监测数据,第二运行数据包括配变监测数据和环境安防数据;将计量表计数据和配变监测数据进行融合以及边缘计算,得到第一结果数据;以及将配变监测数据和环境安防数据进行融合以及边缘计算,得到第二结果数据;将第一结果数据发送给计量主站系统,将第二结果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监测低压台区设备运行状态时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技术的发展,低压配电网中始终存在诸如过载、三相不平衡、失压、线损异常等问题,为了提高给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就需要对低压台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在对低压台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过程中,通过电能计量自动监测系统采集低压台区设备中的运行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再根据分析结果判断低压台区设备的运行状态。
然而,这种方法在采集数据时,只能采集具有计量终端的低压台区设备中的运行数据,数据过于单一化,从而降低了监测低压台区设备运行状态时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监测低压台区设备运行状态时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低压台区的营销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一运行数据和生产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二运行数据;第一运行数据包括计量表计数据和配变监测数据,第二运行数据包括配变监测数据和环境安防数据;将计量表计数据和配变监测数据进行融合以及边缘计算,得到第一结果数据;以及将配变监测数据和环境安防数据进行融合以及边缘计算,得到第二结果数据;将第一结果数据发送给计量主站系统,将第二结果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低压台区的营销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一运行数据和生产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二运行数据,包括:
通过载波方式采集计量表计数据,以及通过本地的交流电采集设备采集配变监测数据,得到第一运行数据;通过本地的交流电采集设备采集配变监测数据,以及通过预设传感器采集环境安防数据,得到第二运行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果数据包括第一运行数据和第一边缘计算结果,第一边缘计算结果为将计量表计数据和配变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得到的;第二结果数据包括第二运行数据和第二边缘计算结果,第二边缘计算结果为将配变监测数据和环境安防数据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得到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计量主站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采集计量表计数据的设备的电表工作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应用,用于采集低压台区的营销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一运行数据和生产业务系统中设备的第二运行数据;第一运行数据包括计量表计数据和配变监测数据,第二运行数据包括配变监测数据和环境安防数据;
第一融合数据中心,用于将计量表计数据和配变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数据;
第一边缘计算应用,用于对第一融合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得到第一结果数据;
第二融合数据中心,用于将配变监测数据和环境安防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数据;
第二边缘计算应用,用于对第二融合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得到第二结果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