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1477.8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刘静;刘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1/76;B82Y1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发光 检测 psa 纳米 复合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复合探针以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金纳米花复合物为载体,通过表面修饰技术使其负载第二抗体和葡萄糖氧化酶,信号反应液含有电化学发光物质鲁米诺和葡萄糖,在ITO玻璃芯片上制备三维金纳米结构作为电化学基底来修饰一抗,制得捕获探针。当待测液中出现PSA后,电化学基底上的一抗、纳米复合探针上的二抗与PSA结合后,复合探针被捕获到电极表面,在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金纳米花复合物的催化下,加速复合探针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信号反应液中的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鲁米诺反应并产生电化学发光信号,以此实现对PSA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异常分泌或脱落,或由机体因肿瘤反应而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在癌症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评价治疗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自从几十年前被开发以来一直作为前列腺症临床诊断的主要蛋白类生物标志物。PSA在血清中主要以游离PSA和结合态PSA存在,游离态称为fPSA,结合态称为tPSA,水平在4ng mL-1或者更低的情况下被认为是正常值,而超过4ng mL-1被认为是危险值,前列腺癌是目前男性群体中多发的癌症,如果在早期就能够被及时诊断则可以有效地应对和治疗,因此对这些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在临床研究和诊断上意义非常重大。
但由于癌症早期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一般非常低,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对其进行精确定量和特异性分析,且易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例如,酶联免疫分析法在当前被广泛采用,但所针对的患者均是肿瘤发育到相当阶段后才能检出;放射免疫分析法也是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测定结果不稳定、试剂保存时间短、放射性污染、仪器昂贵等诸多缺点。电化学发光(ECL)分析法是基于电化学发光信号与被分析物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背景低及可控性好等优点,且所用仪器简单,被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纳米复合探针,所述探针为表面负载有二抗和葡萄糖氧化酶的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金纳米花复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氯化血红素-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水超声后,加入氨水溶液、氯化血红素和水合肼,在60℃条件下保持4h,离心后获得氯化血红素-石墨烯复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金纳米花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氯化血红素-石墨烯复合物和球形纳米金颗粒水溶液混合,加入盐酸羟胺搅拌,静置后获得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金纳米花复合物。
进一步的,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纳米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金纳米花复合物与二抗孵育,离心后分散于PBS缓冲溶液中,再加入GOD搅拌,离心后获得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纳米复合探针。
根据上述任一电化学发光检测PSA的用于PSA检测的纳米复合探针所制备的PSA抗体-PSA-纳米复合探针三层夹心式结构的电极。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4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