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非气助式混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1072.4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飞;张桂志;严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晶卡特排放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非气助式 混合器 | ||
本发明涉及混合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该一种多通道非气助式混合器,通过设置了上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再通过将不同的流体液分别通过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进口和第三流体进口和第四流体进口进行灌入,流体液通过自身重量向下流入,因此增加了该混合器的实用性,通过设置了第一多孔板上的若干个孔洞流向下一层的锥形板,在锥形板的作用下流体液得到更好的混合,在重力作用下流体液流向下一层的第二多孔板再次进行混合,再次流向下一层的扇板进行最后的混合最终混合好的流体液通过流体出料口流出,因此增加了该混合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通道非气助式混合器。
背景技术
静态混合器的工作原理,就是让流体在管线中流动冲击各种类型板元件,增加流体层流运动的速度梯度或形成湍流,层流时是“分割-位置移动-重新汇合”,湍流时,流体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会在断面方向产生剧烈的涡流,有很强的剪切力作用于流体,使流体进一步分割混合,最终混合形成所需要的乳状液,之所以称之为“静态”混合器,是指管道内没有运动部件,只有静止元件。
目前,现有的混合器是通过在管道中设置混合单元,当流体在管道流动的过程中会在混合单元的作用下产生扰流,从而使多种流体能够相互混合,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器,混合单元的结构过于简单,由形状平整的板材组合而成,混合单元相当于搅拌的叶片,混合单元产生的扰流不充分直接导致了流体的混合效果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非气助式混合器,具备提高效率和增加混合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合器是通过在管道中设置混合单元,当流体在管道流动的过程中会在混合单元的作用下产生扰流,从而使多种流体能够相互混合,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器,混合单元的结构过于简单,由形状平整的板材组合而成,混合单元相当于搅拌的叶片,混合单元产生的扰流不充分直接导致了流体的混合效果大幅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非气助式混合器,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左端设置有上固定板,且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右端设置有下固定板,且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流体进口,且所述第一流体进口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外表面前方设置有第二流体进口,且所述第二流体进口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外侧壁下方设置有第三流体进口,且所述第三流体进口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外侧壁后方设置有第四流体进口,且所述第四流体进口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上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管道的外表面右侧设置有流体出料口,且所述流体出料口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固定转轴,且所述固定转轴与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转轴的左端设置有转轴,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多孔板,且所述第一多孔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多孔板的右侧设置有锥形板,且所述锥形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数量为十五个,数量为十五个的所述固定螺栓均匀的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外表面四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多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孔洞,数量为若干个孔洞分别均匀的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圆锥块数量为若干个,形状呈圆柱形,所述锥形板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个孔洞,若干个孔洞和所述圆锥块均匀的相间的位于所述锥形板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多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孔洞,数量为若干个孔洞分别均匀的位于所述第二多孔板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扇板数量为四个,数量为四个的所述扇板分别均匀的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锥形板的表面设置有圆锥块,且所述圆锥块与所述锥形板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多孔板,且所述第二多孔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晶卡特排放技术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蓝晶卡特排放技术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