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质检流水线的质检设备及其质检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0443.7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9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达;卫元勤;胡维斌;潘金龙;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瑞启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B65G47/90;B65G47/22;B65G1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3 | 代理人: | 魏振柯 |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生产 质检 流水线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质检流水线的质检设备及其质检方法,包括传送装置和立柱,立柱位于传送装置的两侧,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立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板。本发明通过设置传送装置传送锂电池至两个固定夹具之间,第二气缸带动固定夹具向左侧延展,从而通过两个固定夹具对锂电池进行固定,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套带动限位滑杆和X光机调整位置,从而能够保证X光机位于锂电池正上方,通过两个第一气缸同时启动,分别带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气缸向上运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固定夹具转动,固定夹具带动锂电池转动,从而通过X光机对锂电池全方位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质检流水线的质检设备及其质检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包括电解液、隔离材料、正负极材料等。
锂电池在生产后一般通过流水线和人工配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质检,但是通过人工对其外观质检容易出现漏检或损坏的状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质检流水线的质检设备及其质检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质检流水线的质检设备及其质检方法,具有高效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质检流水线的质检设备及其质检方法,包括传送装置和立柱,所述立柱位于传送装置的两侧,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立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板,所述安装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气缸的左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夹具,所述横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横梁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横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滑孔,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且限位滑杆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滑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X光机。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内侧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滑道内腔的一侧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气缸固定连接。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横梁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的顶部延伸至滑槽的内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定位槽内腔的一侧与滑板固定连接。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右侧与横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右侧通过轴承与横梁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滑杆贯穿限位滑孔,且与限位滑孔的内腔滑动连接。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夹具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夹具水平分布。
进一步的,将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设置于传送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瑞启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瑞启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0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