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差速器转轴气体渗氮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0072.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史正喜;董云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达利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C23C8/02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王方华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差速器 转轴 气体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差速器转轴气体渗氮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装满差速器转轴的料框送入清洗机进行零件表面清洁;放入氮化炉内,关闭炉门;升温进行表面预氧化处理;将氮化炉腔进行抽真空,进行表面等离子活化处理;往氮化炉内通入N2,将炉内差速器转轴升温至570℃;向氮化炉内通入NH3、CO2、N2,进行保温;通入N2进行降温降后进行抽真空,开启离子活化处理;将温度调至530℃后,进行氧化处理;向氮化炉腔内通入N2对差速器转轴进行冷却;开启放气阀,释放氮化炉腔内N2为常压,开启氮化炉,差速器转轴随框出炉。本发明改进现有技术的热处理参数,增强差速器转轴表面的强度,从而提高耐磨性,同时可以减少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差速器转轴气体渗氮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转轴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各主机厂也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的特点是具备高扭矩,对零件的承载力和零件的表面磨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速器转轴燃油车使用合金材料30CrNiMo,表面处理技术要求为等离子气体渗氮,热处理工艺按照传统工艺参数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检测的各项指标均完全符合要求,但是在装机耐久测试台架试验中发现有严重磨损,而且不能满足新能源差速器转轴的耐磨性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差速器转轴气体渗氮加工工艺,采用改进现有技术的热处理参数,增强差速器转轴表面的强度,从而提高耐磨性,同时可以减少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差速器转轴气体渗氮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装满差速器转轴的料框送入清洗机进行零件表面清洁处理;
2)将清洗后的满载差速器转轴的料框放入氮化炉内,关闭炉门;
3)氮化炉腔内以加热速率v1=3℃/min升温至温度T1,进行一阶段保温,进行表面预氧化处理;
4)将氮化炉腔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P1,然后启动离子发生器,通入N2和H2进行表面等离子活化处理,活化时间20~30 min;
5)往氮化炉内通入N2,调节加热室内气压为正压,并控制N2在氮化炉内循环流通,将炉内差速器转轴升温至570℃;
6)向氮化炉内通入7m³/h NH3、 1.2m³/h CO2、7 m³/h N2,进行二阶段保温,保温时间为410~430 min;
7)通入N2进行降温降至520℃后进行抽真空,开启离子活化处理,进行三阶段保温,保温时间30~60 min;
8)将温度调至530℃后(比上一步升高10℃以减后续氧化的保温时间),向炉内通入6 m³/h N2、6 m³/h H2O进行四阶段保温,保温时间60 min,进行氧化处理;
9)向氮化炉腔内通入N2对差速器转轴进行冷却,差速器转轴温度以速率v2=100℃/S进行冷却,直至温度降至200℃以下,停止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达利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达利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0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化软件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芯新配对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