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起落架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99956.0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子广;王卫卫;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B64F5/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起落架 加载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机体部件静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起落架加载装置。包括长杠杆组件(1)、连接钢索(2)、短杠杆组件(4)、第一转接头(5)、第二转接头(6)、机轮支撑组件(7)。本发明装置依据试验时受力要求,采用机轮假件、三级组合杠杆实现向上加载,且机轮假件与真件的尺寸、公差一致,确保加载受力时真实反映受力状态。设计机轮假件、杠杆系统,使处于机体中部的起落架受作动器拉向载荷时,避免了与机身干涉,且安装方便,加载稳定。该装置结构稳定,性能可靠,能够很好的达到试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机体部件静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起落架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直升机起落架是机体结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对其进行机上连接试验是直升机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起落架处于机体中间位置时,向上加载时变得不太容易。
以往进行该类型试验时,可以通过转向加载,设计一个专门台架,安装转向滑轮,但是往往受制于空间限制,设计效果不理想;还可以直接设计固定台架安装作动器施加压向载荷,这样带来的是台架结构复杂且作动器施加压向载荷容易失稳。
该试验的关键步骤便是设计一种夹具可以很方便的绕过机身进行安装向上加载,且载荷施加方式为拉向载荷,并且能很好的模拟真实受力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装置依据试验时受力要求,采用机轮假件、三级组合杠杆实现向上加载,且机轮假件与真件的尺寸、公差一致,确保加载受力时真实反映受力状态。设计机轮假件、杠杆系统,使处于机体中部的起落架受作动器拉向载荷时,避免了与机身干涉,且安装方便,加载稳定。该装置结构稳定,性能可靠,能够很好的达到试验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直升机起落架加载装置,用于对直升机起落架试验件进行加载试验,所述直升机起落架试验件包括机身框100、起落架200,所述起落架200的位于所述机身框100中下部,其特征在于,加载装置包括长杠杆组件1、连接钢索2、短杠杆组件4、第一转接头5、第二转接头6、机轮支撑组件7;
所述长杠杆组件1包括沿平行于直升机机体对称面的方向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长杠杆11、下前长杠杆12、下后长杠杆13,所述上长杠杆11位于机身框100上方,所述下前长杠杆12和所述下后长杠杆13位于起落架200轮轴上方同一平面内,并且前后平行,以直升机航向前进方向为前;
所述短杠杆组件4包括沿直升机航向、在同一平面内左右平行设置的左短杠杆41、右短杠杆42;
所述上长杠杆11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短杠杆41和所述右短杠杆42上的加载点位置通过所述连接钢索2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左短杠杆41和所述右短杠杆42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前长杠杆12和所述下后长杠杆13两端通过第一转接头5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机轮支撑组件7包括机轮假件71、机轮支撑72;所述机轮假件71包括沿直升机航向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机轮假件711、右机轮假件712;所述机轮支撑72包括沿平行于直升机机体对称面的方向前后平行设置的前机轮支撑721和后机轮支撑722;所述左机轮假件711和所述右机轮假件712中心开设有通孔,套装于直升机起落架200的轮轴201上;所述前机轮支撑721和所述后机轮支撑722与所述左机轮假件711和所述右机轮假件71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机轮假件711和所述右机轮假件712的前、后端上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转接头6与所述下前长杠杆12和所述下后长杠杆13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上长杠杆11中部设有加载点,用于实现向上加载。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杠杆组件1和短杠杆组件4均由对称槽钢对接形成,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槽钢对接处的加载点位置还固定设置有滑轮,用于增大连接钢索的转弯半径,防止损坏钢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