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间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9688.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植骨腔,所述主体上设有连通植骨腔的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可溶性挡板,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连通植骨腔的植入口,所述植入口内卡接有锁紧块。该融合器通过挡板防止填充碎骨漏出,并且是可溶性材质不影响正常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椎间融合器的置留窗未进行封闭,是为了让填充的自体骨接触上下椎体骨面,保证融合效果。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体间的过程中需要用力击入,正是因为留置窗是开放结构,因此填充碎骨会从留置窗中抖出,抖出的自体骨落到地面会受到污染,影响正常使用,另外,有可能在击入过程中抖落的自体骨并未被操人员发现,导致椎间融合器内的自体骨出现遗漏,若在椎间融合器植入椎体后发现,则难以将漏掉的自体骨再重新放入椎间融合器内,会影响术后患者的正常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植骨腔,所述主体上设有连通植骨腔的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可溶性挡板,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连通植骨腔的植入口,所述植入口内卡接有锁紧块。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中,所述主体上设有齿。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中,所述挡板呈网格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融合器通过挡板防止填充碎骨漏出,并且是可溶性材质不影响正常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1,主体1内设有植骨腔2,主体1上设有连通植骨腔2的窗口3,窗口3上设有可溶性挡板4,主体1的一端设有连通植骨腔2的植入口7,植入口7内卡接有锁紧块5。
进一步的,主体1上设有齿6。
进一步的,挡板4呈网格状。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融合器通过挡板防止填充碎骨漏出,并且是可溶性材质不影响正常使用,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