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空间站废水处理的多膜耦合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9121.5 | 申请日: | 202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丁平;刘铮;杨松林;胡伟;郭春刚;刘国昌;张慧峰;冯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4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7 | 代理人: | 封代臣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间站 废水处理 耦合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站废水处理的多膜耦合工艺,将尿液输送到膜蒸馏系统处理,得到的浓缩液进入蒸发结晶系统处理,形成固体杂盐和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后形成冷凝水;卫生废水送入反渗透系统B进行处理;将得到的馏出液、冷凝水,以及反渗透系统B产生的淡化液和空间站中的冷凝废水汇合,送入反渗透系统A中进行处理,反渗透系统A产生的淡化液经消毒杀菌后回用至各用水点;最后反渗透系统A和反渗透系统B产生的浓缩液汇合,进入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处理去除有机物,然后进入膜蒸馏系统。同时公开了与其对应的多膜耦合装置。其将膜蒸馏、反渗透、蒸发袋、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进行有机集成,实现废水回用率100%的目标,延长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空间站废水处理的多膜耦合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基本物质。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舱内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十分重要,可影响任务的持续时间、补给频率、运行维护成本等。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在空间废水处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地面和在轨运行经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和装备。随着中国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我国对自主研发空间水处理技术的需求迫切。
空间站废水的主要来源有三种,分别是舱内冷凝水、卫生废水及尿液废水。其水量、水质受航天员数量及其舱内活动的影响而存在差异。以俄罗斯“和平号”为例,产生的废水水量大约为:冷凝水1.6kg/人日、尿液废水1.2kg/人日,卫生废水0.3kg/人日。按照乘组人数3-5人计算,废水量可达到9.3~15.5kg/日。此外,空间站废水处理还需要考虑设备能耗、重量、占地、微重力环境适应性、备品备件、稳定性、可靠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受废水来源影响,水质存在显著差异。冷凝废水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空调系统,以小分子有机物(乙醇、乙二醇等)、无机物(主要是氨)以及细菌为主;卫生废水中则含有来自汗液和皮脂的无机盐、有机物和细菌,此外还有用于清洁的表面活性剂和皮肤护理剂;在三种废水中,尿液废水水质成分最为复杂,含有数十种无机盐和大量小分子有机物,是空间废水处理的难点。
回收率是空间废水处理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尿液废水为例,根据NASA早年对真实尿液的测试结果,随着水回收率的增加,尿液的渗透压增加显著,当回收率超过75%时,将无法采用常规加压过滤技术实现水的分离。当采用蒸发技术处理时,尿液蒸汽分压随废水的浓缩而下降,当水回收率超过95%,可能导致蒸发传质推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产水量。目前国际空间站的尿液废水回收率大约为75%,还有25%的浓水无法处理,只能当做废弃物储存。在远程空间任务中,如果不能提高水回收率,则浓水储存体积将越来越大,不仅挤占有限的舱内空间,而且存在微生物繁殖、废液废气泄露等隐患。
因此,开发高回收率空间站废水处理工艺,实现废水的闭环处理及回用,需求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间站废水处理的多膜耦合工艺。本发明将膜蒸馏、反渗透、蒸发袋、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进行有机集成,实现空间站废水的综合处理及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工艺方案:
一种用于空间站废水处理的多膜耦合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尿液输送到膜蒸馏系统处理,得到的浓缩液进入蒸发结晶系统处理,最终形成固体杂盐和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后形成冷凝水;
(2)卫生废水送入反渗透系统B进行处理,去除有机物、无机盐、细菌、病毒等;
(3)步骤(1)得到的馏出液、冷凝水,以及步骤(2)反渗透系统B产生的淡化液,和空间站中的冷凝废水汇合,送入反渗透系统A中进行处理,反渗透系统A产生的淡化液经消毒杀菌后回用至各用水点;
(4)反渗透系统A和反渗透系统B产生的浓缩液汇合,进入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处理去除有机物,然后进入膜蒸馏系统,实现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未经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巡飞导弹前舱雷达总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促进皮肤愈合作用的汽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