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强散热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8621.7 | 申请日: | 2020-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玉连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18;B60L53/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53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充电 散热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强散热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遮阳接水装置、自动充电装置;使用本设备时,通过机械臂和机械手协调工作取出充电头,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伸缩架展开使移动轮移动到达汽车充电口附近,同时电动葫芦向外放充电线,解决了电线拖地磨损的问题,将充电头插入汽车充电口进行充电,同时为四辆汽车进行充电,节约了人力,节省了时间;通过机械手将充电头拔出放到充电头放置槽中,电动葫芦转动收回充电线,收回的过程中通过除尘口清洁电线;通过伞面收集雨水到储水箱内部,温度较高时蒸发水进行热量的转移;伞面也可以进行遮阳,电动推杆推动上伞架上升从而把伞面收起,降低风阻,保护设备不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强散热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占据很大的比例,电动汽车充电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充电桩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为一辆汽车充电,非常费时费力,线束为保证足够长度,都拖行在地面上,容易脏和磨损,影响使用和安全,也影响车位上汽车停放,而且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较差极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可以全自动的同时为四辆汽车进行充电,而且散热性能极强的充电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强散热充电桩,使用本设备时,通过机械臂和机械手协调工作取出充电头,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伸缩架展开使移动轮移动到达汽车充电口附近,同时电动葫芦向外放充电线,解决了电线拖地磨损的问题,将充电头插入汽车充电口进行充电,同时为四辆汽车进行充电,节约了人力,节省了时间;通过机械手将充电头拔出放到充电头放置槽中,电动葫芦转动收回充电线,收回的过程中通过除尘口清洁电线;通过伞面收集雨水到储水箱内部,温度较高时蒸发水进行热量的转移;伞面也可以进行遮阳,电动推杆推动上伞架上升从而把伞面收起,降低风阻,保护设备不被损坏。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强散热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遮阳接水装置、自动充电装置;
所述的充电桩主体包括:主体箱、充电头放置槽、电线存放孔、电动葫芦、充电头、充电线、充电线防雨罩、除尘口、充电头防雨罩、通风防尘板、出风口、储水箱、出水口;
所述的主体箱是长方体形状,主体箱的靠下位置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内安装有风扇,通风孔的外侧安装有通风防尘板,主体箱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各设有两个充电头放置槽,充电头放置槽外侧转动安装有充电头防雨罩,充电头防雨罩的下端面设有通线槽,主体箱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各设有两个电线存放孔,每个电线存放孔内均安装有一个滑轮,滑轮与充电线滑动连接,每个电线存放孔的外侧均安装有一个充电线防雨罩,充电线防雨罩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除尘口,每个电线存放孔内均安装有一个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上缠绕有充电线,充电线的下端与充电头连接,充电头活动放置在充电头放置槽内;所述出风口设置于主体箱的上端面,出风口与主体箱内的通风孔相通;所述的储水箱设置于主体箱上,储水箱的侧面靠上位置设有出水口;所述的遮阳接水装置安装在储水箱上;所述的自动充电装置固定安装在主体箱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的充电桩主体还包括:收银机、显示器;
所述的收银机固定安装在主体箱的侧面凹槽中;显示器安装在主体箱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的遮阳接水装置包括:伞面、漏水孔、下伞架、上伞架、电动推杆、固定杆;
所述的伞面的中间设有若干漏水孔,伞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铰座;下伞架的内端与伞面的中间固定铰座转轴连接,下伞架的外端与伞面的外环铰座转轴连接;上伞架的内端与活动铰座转轴连接,上伞架的外端与伞面的外环铰座转轴连接;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在伞面的中间固定铰座上,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与活动铰座连接;固定杆的上端与伞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块连接,固定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储水箱内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伸缩架、移动杆、滑槽、移动轮、机械臂、机械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玉连,未经史玉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8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调整轴向间隙的永磁微特电机
- 下一篇:一种电缆充油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