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炭砂双拼滤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7365.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邬亦俊;芮旻;杨友强;刘志远;方以清;王晓东;吴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砂双拼 滤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砂双拼滤池,包括至少一组平列设置的炭池和砂池,炭池与砂池之间通过隔墙进行隔离,隔墙上设有隔墙开孔,炭池内设有若干根贯穿炭池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出水口与隔墙开孔位置对应,砂池内设有与隔墙开孔位置对应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高度低于集水槽高度,集水槽与排水装置之间通过导水管相连。实施中,本方案的一体双拼滤池不设置中央渠,池型有效过滤面积大,布置合理紧凑,占地面积小。同时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和砂滤池组合在一个池子中,结构简单,管路少,水损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炭砂双拼滤池,尤其是一种不带中央渠的用于给水厂深度处理、污水舱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应用的炭砂一体双拼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自来水厂的深度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较多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和砂滤池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于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和氨氮有较佳的去除率,砂滤池工艺对水中颗粒状物质有较佳的去除率。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生物活性炭吸附池的形式有下向流固定床与上向流流化床两种方式。比较常见的是采用下向流固定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但近年来,上向流流化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逐步推广使用。上向流流化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与传统的下向流固定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相比,具有较多优点:一是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膨胀率好,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膨胀率可以达到30%~50%,较高的膨胀率可以保证活性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二是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使用效率高,流速快,占地面积小;三是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水头损失比较小,约为1.0m~1.2m。
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处理效果虽然好,但因缺少合适的池型结构,配水难以均匀以及滤池造价高的原因,在水厂实际布置时受限较多,和后续处理工艺的池型组合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炭砂双拼滤池,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占地面积大、水损大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炭砂双拼滤池,其特征在于:双拼滤池包括至少一组平列设置的炭池和砂池,炭池与砂池之间通过隔墙进行隔离,隔墙上设有隔墙开孔,炭池内设有若干根贯穿炭池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出水口与隔墙开孔位置对应,砂池内设有与隔墙开孔位置对应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高度低于集水槽高度,集水槽与排水装置之间通过导水管相连。
优选的,炭池的一侧设有进水总渠,进水总渠的侧部设有进水分渠,进水分渠的底部连接有单格进水管,单格进水管通过设置在炭池下方的炭池配水配气渠与炭池相连通,炭池配水配气渠的一侧连接有砂池冲洗管,进水总渠与进水分渠之间通过单格进水堰进行分隔,炭池的底部铺设有活性碳层。
进一步,砂池的底部铺设有砂滤料层,砂池的下方设有砂池配水配气渠,砂池配水配气渠的一侧连接有砂池水冲洗管,砂池配水配气渠的出水口设有砂池排水阀。
更进一步,排水装置为排水槽或者穿孔管,排水槽横向贯穿于砂池上部,排水管与集水槽位置一一对应,集水槽采用集水指型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改进方案,一组平列设置的炭池和砂池,两者之间的隔墙上开孔,炭池内设有若干根贯穿炭池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出水口与隔墙开孔位置对应,砂池内设有与隔墙开孔位置对应的排水装置,本方案的一体双拼滤池不设置中央渠,池型有效过滤面积大,布置合理紧凑,占地面积小;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中,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和砂滤池组合在一个池子中,结构简单,管路少,水损小;
3、本发明的布局中,炭池出水直接进砂池,砂池进水无需设进水阀门和进水堰,构造简单;
4、本发明方案中,当砂池排水采用翻板阀时,炭池的出水从与翻板阀同高度的穿孔管流出,可同时作为砂池冲洗的表面扫洗水,节约了运行费用和耗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倚靠的商用车卧铺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