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支路连接装置与热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7186.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9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赵凯璇;童尖锋;张建堃;闫晓;孙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支路 连接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支路连接装置与热管系统,其中,上述热管支路连接装置,包括主体部与至少三个接口部,所述主体部与每一所述接口部均一体连接;所述主体部中设置有第一空腔与第一回流结构,每一所述接口部中均设置有第二空腔与第二回流结构;每一所述第二空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第一接口部中的第二回流结构通过匹配的第一回流结构与第二接口部中的第二回流结构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接口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为所述至少三个接口部中任两个相邻布置的接口部。本发明实施例有助于针对不同方位不同数量的热源与冷源进行连接,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同时,能够减小节省热管件的质量和占用空间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支路连接装置与热管系统。
背景技术
热管通过由一根两端封闭的充入一定量工质的管子所制成,工质在热管蒸发段蒸发/沸腾气化吸热,在冷凝段冷凝放热,冷凝工质在毛细力作用下返回蒸发段形成工质循环。热管具有在工作区域传输效率高、能量消耗极小、无活动部件、结构紧凑等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热控、空间辐射换热、遥感技术中红外探测器及光学元件表面的热控等技术中。
现有技术中,热管结构比较简单,冷源和热源安装位置单一,通常仅能实现一个热源对一个冷源或同一路径上多个热源对一个冷源的热量传递,在一些热源与冷源位置分布比较复杂的场景下,需布置多根热管来满足散热需求,进而导致热管质量较大,占据空间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支路连接装置与热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满足一些场景下的散热需求导致热管质量较大,占据空间较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支路连接装置,包括主体部与至少三个接口部,所述主体部与每一所述接口部均一体连接;
所述主体部中设置有第一空腔与第一回流结构,每一所述接口部中均设置有第二空腔与第二回流结构;每一所述第二空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第一接口部中的第二回流结构通过匹配的第一回流结构与第二接口部中的第二回流结构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接口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为所述至少三个接口部中任两个相邻布置的接口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中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主体部相连;
所述第一回流结构围绕所述加强结构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回流结构与所述第二回流结构均为槽道或者均为多孔结构。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回流结构与所述第二回流结构均为槽道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与化学清洗的方式去除所述槽道中的残余物。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为球形或者立方形。
可选地,所述接口部的数量为三个,任一个所述接口部中的第二回流结构均平均分成两组,并分别连接至另外两个所述接口部的第二回流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管系统,包括热管件与上述的热管支路连接装置;
至少三个所述热管件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热管支路连接装置所包括的至少三个接口部上;
每一所述热管件中均设置有第三空腔与第三回流结构,每一所述热管件中的第三空腔分别与对应连接的接口部中的第二空腔连通,每一所述热管件中的第三回流结构分别与对应连接的接口部中的第二回流结构连通。
可选地,所述热管件与所述接口部之间一体成型连接或者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热管系统为热管桁架,热管桁架中的任两个热管件之间均通过所述热管支路连接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热管系统为预埋热管网络,所述预埋热管网络中的任两个热管件之间均通过所述热管支路连接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净化系统、天然气净化方法、应用
- 下一篇:摄像光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