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能源系统智能集成管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7146.1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霞;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行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C9/00;G07C9/27;F24F11/56;F21V23/00;F24F130/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能源 系统 智能 集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能源系统智能集成管控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信息采集模块、管控终端、客户端、评估模块和管控组,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能耗采集组件、天气信息采集组件和人流量采集组件,用于汇总各组件采集的信息并传递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针对信息采集模块传递来的能耗信息、天气信息和人流量信息存储并进行汇总分析。该系统通过设置与互联网连接的天气日程同步程序,一方面可以自动获取天气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取法定节假日安排的信息,可以在节假日的上下班时间点减少照明、温度调节产生的能耗,从而合理安排能源,通过设置具有半行程停止功能的车辆识别道闸以及门禁,可以在出入高峰期节约电能,提高通行效率,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能源系统智能集成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能耗是全国所用能耗的重要组成,大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30%左右。其中与天气直接关联的空调与照明的能耗,几乎构成了建筑能耗的全部。
建筑能源系统又称作为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是以帮助物业,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CO2排放量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目前,现有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只具备简单的信息采集、反馈,大多不具备管控能力,需要人工管控,人工管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实时到位,一旦管控人员疏忽,还会造成能源浪费。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能源系统智能集成管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能源系统智能集成管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能源系统智能集成管控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信息采集模块、管控终端、客户端、评估模块和管控组件。
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能耗采集组件、天气信息采集组件和人流量采集组件,用于汇总各组件采集的信息并传递给云端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针对信息采集模块传递来的能耗信息、天气信息和人流量信息存储并进行汇总分析,最终与管控终端和客户端进行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信息交互;
管控终端,置于机房内部的可视化管理平台,实时与云端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且具有人机交互部件;
客户端,住户采用电子通讯设备访问该管控系统,进行办理入住登记、发送供水需求等信息,并与云端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评估模块,用于针对管理人员输入的本月各项能耗数据计算出节能指数,并与上月计算节能指数对比,生成柱状图,节能指数计算方法为(本月人均公共用电÷上月人均公共用电)*0.7+(本月人均公共用水÷上月人均公共用水)*0.3。
管控组件,针对楼宇公共区域的照明、温度进行管控,还包括针对上下班高峰期的车辆识别道闸、门禁开合度进行管控。
优选地,所述能耗采集组件包括设置于各楼宇内部的智能电表和针对于楼宇公共照明及公共空调的能耗信息采集。
优选地,所述能耗采集组件包括:智能电表,用于将楼宇内部公共照明、温度调节产生的电力数据传递给云端服务器;智能水泵和智能水表,智能水表用于将二次供水住户的用水总量数据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智能水泵接收云端服务器数据合理供水,防止冗余蓄水,引发腐坏;智能燃气表,带有截流功能,用于统计燃气流量,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且可接收信息进行截流止供。
优选地,所述天气信息采集组件包括云端服务器内部植入的与互联网连接的天气日程同步程序以及光照传感器;所述人流量采集组件包括置于小区出入口的人流检测设备以及各楼栋的门禁设施。
优选地,所述管控组件包括带有远程控制功能的中央空调以及照明灯组,与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行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行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