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制备及探针电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7060.9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16;C23C18/38;C23C18/42;C23C18/18;C25D3/48;C25D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曾永乐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性 阻抗 弹簧 连接器 制备 探针 电镀 工艺 | ||
1.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立元件独立质量处理后总成组构,将针头采用高稳定性的电镀工艺制备;将SUS不锈钢配件滚电镀硬金,将针管采用化学抛光活化及无电沉积特种镀层的方法制备,采用化学面镀工艺,面层镀层硬度HV可超HV1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视针管零件需求的等级,其最外镀层可以为化学镀钯-P、化学镀硬金、化学镀钌中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基础材料铜合金的上面,无电沉铜成为中间结构阻挡层,参考硬金指标HV140;较佳的化学镀铜需要保证HV150~1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弹簧滚电镀硬金,SUS材于盐酸+乌洛托品+表面活性剂处理后,采用修正PH体系的预镀氨基磺酸镍进行底镀;确保良好的镀层质量,滚镀硬金可以采用环保配方或氰化亚金盐柠檬酸体系配方,环保配方可采用罗门哈斯CM类补充添加剂系的柠檬酸金钾体系,具体配方为:柠檬酸金钾2~4克/升,柠檬酸钾140~150,柠檬酸20~30,PH4.2~4.5,钴量0.3~0.5克/升;镀金类中间体添加剂适宜;温度35~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针管化学镀钯-P合金是镀在化学沉铜之上,化学镀铜后需要活化处理:氯化钯0.05~0.1克/升;37%盐酸0.5~1ml/L,1~2S,常温,或:硫酸钯15~30mg/L;5~10ml/L硫酸,常温:20~40S。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针管化学镀钯-P合金,其配方为:氯化钯2克/升;37%盐酸4ml/L;28%氨水160~164ml/L;乙二胺25ml/L;硝酸铋50mg/L;NaH2PO2.H2O 10~15克/升(12佳);温度48~55°;PH=9.8≥±0.2,镀速:约1um/H,得到的镀层致密均匀、无明显缺陷、针孔,含P在3.2~5%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化学镀钯-P之前的镀层为化学镀铜HV160型,化学镀铜后需要弱腐蚀,其工艺为4%硫酸水常温处理,3~5秒,之后流动水洗后去预钯活化。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应铜合金基材处理针头及针管时,表面前处理流程为:超声波除蜡---超声波除油---化学抛光----水洗---硫酸活化---水洗。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应铜合金基材的化学抛光工艺为:环保类:草酸40克/升,氢氧化钠18克/升,30%双氧水120~150ml/L,BTA苯并三氮唑0.1~0.15克/升,乙醇4~8ml/L,PH3~4[烧碱粒/冰醋酸调整];常温,20~40S,非环保类:硝酸40ml;冰醋酸60ml;重铬酸钾5克;氯化铜3克;合1升;常温,10~15S。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低阻抗弹簧针电连接器的探针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作为针管的底镀层,化学镀铜层作为中间结构层,有效调节针管基材与面层钯-P之间的契合,化学镀铜层厚度约1.5~3微米,其具体工艺为:五水硫酸铜12g/L;四水合KNaC4H4O613g/L;二水合EDTA二钠盐20g/L;37%甲醛11ml/L;亚铁氰化钾4~12mg/L;C6H14O2N4.HCl(精氨酸盐酸盐)100~150mg/L;五氧化二钒80~140mg/L;氢氧化钾调整PH=12;温度35~40°,经过60um的镀层硬度测量,HV=1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0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手切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桑黄菌室内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