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制品加工用的豆渣处理压滤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6024.0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卫卫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86;A23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制品 工用 豆渣 处理 压滤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制品加工用的豆渣处理压滤分离装置,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滤液收集箱,滤液收集箱的上端的内侧设置有分离箱,滤液收集箱的上端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豆渣压滤分离机构,豆渣压滤分离机构位于分离箱的正上方,分离箱的下方设置有防堆料堵塞机构,防堆料堵塞机构通过支座安装在滤液收集箱的内侧。本发明的豆制品加工用的豆渣处理压滤分离装置,通过不断升降的压滤分离板可对滤网上放置的豆渣进行压滤,压滤一端时间后,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分离箱抖动,此时压实的豆渣重新变得松散且豆渣不会堵塞滤网,通过压滤分离板对滤网上放置的豆渣进行再次压滤,使豆渣压滤分离效果好且压滤分离后的豆渣和豆液取出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豆制品加工用的豆渣处理压滤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是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各种豆类创制了许多影响深远、广为流传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丝,腐乳,豆浆,豆豉,酱油,豆肠,豆筋,豆鱼,羊肚丝,猫耳,素鸡翅,大豆耳等。
豆制品营养价值丰富,豆类加工成豆腐后,因制作时使用盐卤,从而增加了钙、镁等无机盐的含量,适合于缺钙患者食用。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其丰富蛋白质含量上。豆制品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l、B2和纤维素。而豆制品中却不含胆固醇,因此,有人提倡肥胖、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多吃豆类和豆制品。对健康群体而言,营养来源单一是不可取的,豆制品可以做为蛋白质的来源之一。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豆制品加工的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的豆渣,对于豆渣的处理,多为对豆渣进行分离,以便于回收利用,目前的豆渣处理分离装置,其在分离豆渣时,导致豆渣分离效果差且分离后的豆渣不易取出,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制品加工用的豆渣处理压滤分离装置,通过不断升降的压滤分离板可对滤网上放置的豆渣进行压滤,压滤一端时间后,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分离箱抖动,此时压实的豆渣重新变得松散且豆渣不会堵塞滤网,通过压滤分离板对滤网上放置的豆渣进行再次压滤,使豆渣压滤分离效果好且压滤分离后的豆渣和豆液取出便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制品加工用的豆渣处理压滤分离装置,包括滤液收集箱,所述滤液收集箱的上端的内侧设置有分离箱,所述滤液收集箱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集液仓,所述集液仓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滤液收集箱的外侧端面的上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豆渣压滤分离机构,所述豆渣压滤分离机构位于分离箱的正上方,所述分离箱的下方设置有防堆料堵塞机构,所述防堆料堵塞机构通过支座安装在滤液收集箱的内侧,所述防堆料堵塞机构驱动分离箱抖动。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箱的两侧端面均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平行安装在滤液收集箱的上表面上,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车外螺纹,所述导向杆通过外螺纹与限位座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座上安装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箱包括呈中空结构的方形外框架和滤网,所述方形外框架通过定位板安装在导向杆上,所述方形外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豆渣压滤分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丝杆、固定架、滑块、支撑连杆和压滤分离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架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也安装在支架的内侧面上,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安装有平行且对称分布的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穿过固定架安装在压滤分离板上,所述压滤分离板位于方形外框架的正上方且与方形外框架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卫卫,未经程卫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6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ATM智能安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