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剪板机防止板材损伤的自动送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5864.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基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基进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B23D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尾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板机 防止 板材 损伤 自动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剪板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剪板机防止板材损伤的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侧连接有第一驱动块,第三运动杆的右侧连接有第四金属块,第四金属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三运动室,第四金属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五金属块,第二运动杆的上侧连接有第四运动杆,第四运动杆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五运动杆。该用于剪板机防止板材损伤的自动送料机构,通过第四金属块与第五金属块相贴合,同时第二运动杆其上的半圆块转动后与卡杆相卡接,从而固定第四金属块与第五金属块贴合的状态,然后第二金属块通入电流产生磁力对剪切后的板材进行吸附,这一结构达到了消除噪音、改善工作环境和板材不易发生损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剪板机防止板材损伤的自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剪板机是通过切刀的上下运动,从而对工作台上的板材进行剪切,在剪切后能保证被剪板料剪切面的直线度和平行度要求,尽量减少板材扭曲,以获得高质量的工件。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剪板机在对板材剪切后主要存在,被剪切后的板料通过自身重力下落到地面,与地面撞击产生噪音,污染工作环境,板料与地面撞击的过程中,板材容易发生损伤,而且板材掉落在地面是杂乱无章的,使得工作人员清理时间长,剪切的工作效率低。以上情形会导致产生噪音、污染工作环境、板材容易发生损伤、清理时间长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剪板机防止板材损伤的自动送料机构,具备消除噪音、改善工作环境、板材不易发生损伤、工作效率高和减少人工成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剪板机产生噪音、污染工作环境、板材容易发生损伤、清理时间长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消除噪音、改善工作环境、板材不易发生损伤、工作效率高和减少人工成本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剪板机防止板材损伤的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驱动块,第一驱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第一驱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切刀,第一驱动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运动室,第一运动室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金属块,第一金属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移动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块,第一运动室的内部且在第一金属块的下侧设置有第三金属块,第一运动室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运动杆,第一运动杆的后侧滑动连接有轨道板,第一运动杆的前侧滑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轨道板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相连,第一运动杆的前侧且在转动杆的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杆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盘,第一驱动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驱动盘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第五连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运动室,第一滑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滑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杆,卡杆的左侧设置有半圆块,半圆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杆,第二运动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二运动杆的下侧滑动连接有第三运动杆,第三运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金属块,第四金属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三运动室,第四金属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五金属块,第二运动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运动杆,第四运动杆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五运动杆,第五运动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五运动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轨道板的右下侧设置有传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第一驱动块相对应的滑槽,通过设置有相对应的滑槽,使得第一驱动块在其滑槽内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对板材剪切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基进,未经王基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