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清洁结构的电子黑板组件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5479.0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荣;汤鹏飞;项维军;刘家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5/04;G09B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 地址: | 247126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清洁 结构 电子 黑板 组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结构的电子黑板组件及使用方法,涉及智能黑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子黑板本体;电子黑板本体的相对两侧均竖直装设有侧撑板;两侧撑板之间从上至下并排转动装设有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上轴向装设有第一滑座;第一驱动轴用于驱动第一滑座轴向运动;第一滑座上并排转动装设有一对第一带轮;第二驱动轴上轴向装设有第二滑座;第二驱动轴用于驱动第二滑座轴向运动;第二滑座上并排转动装设有一对第二带轮;两第一带轮与两第二带轮之间通过一对传动带传动连接。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提高了电子黑板的使用效果,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黑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结构的电子黑板组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众多领域都通过物联网实现对各领域的智能控制,提高效率。教学领域也是如此,随着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在教学领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智能电子黑板也是多媒体教室中常备智能设备。现有的多媒体教室中安装的智能电子黑板屏幕经常裸露在外面,没有足够的保护,智能电子黑板屏幕容易附着灰尘,若不能及时清理干净,容易沉积污垢,影响教学清楚显示。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具有自清洁结构的电子黑板组件及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结构的电子黑板组件及使用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自清洁结构的电子黑板组件,包括电子黑板本体;所述电子黑板本体的相对两侧均竖直装设有一侧撑板;两所述侧撑板之间从上至下并排转动装设有一第一驱动轴和一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轴向装设有一第一滑座;所述第一驱动轴用于驱动第一滑座轴向运动;所述第一滑座上并排转动装设有一对第一带轮;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轴向装设有一第二滑座;所述第二驱动轴用于驱动第二滑座轴向运动;所述第二滑座上并排转动装设有一对第二带轮;两所述第一带轮与两第二带轮之间通过一对传动带传动连接;两所述传动带之间通过一柔性片相连接;所述柔性片沿传动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柔性片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装设有一擦拭片;所述柔性片具有一空腔结构;所述柔性片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组与其空腔结构相连通的吸尘孔;两组所述吸尘孔对称设置于擦拭片的一相对两侧;所述柔性片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一负压管;所述第一负压管的一端连接于一第一负压风机上;所述第一负压风机固定于一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水平连接于两传动带之间;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一第一集尘盒;所述第一集尘盒通过一输尘管与第一负压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撑板的水平横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侧撑板的一表面沿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与墙面连接的螺栓件。
进一步地,两所述侧撑板的相对侧面均竖直设置有一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用于对电子黑板本体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采用丝杆;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与其配套的丝母与第一滑座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与其配套的丝母与第二滑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朝向相同的一端均固定有一第一锥齿轮;两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均啮合有一第二锥齿轮;两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通过一竖直设置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于一侧撑板的一表面上;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一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一侧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座的一侧面固定有一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一第一带轮的轮轴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座呈“口”字型结构,且两所述第一带轮均设置于第一滑座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座的上部装设有一振动去尘组件;所述振动去尘组件用于柔性片复位时对擦拭片上的粉尘进行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地衣芽孢杆菌Scu-01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防坠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