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4995.1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平;肖三霞;郭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江夏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C13/06 | 分类号: | B66C13/06;B66C23/36;B66D1/12;B66D1/28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350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施工 吊装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所述车体的顶部面上设置有吊装机体,吊装机体的上部设置有放卷电机,放卷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吊索,吊索的末端设置有吊装头,吊装头的底部设置有吊环,吊环的下部通过设置牵引绳连接有两个平衡板,两个平衡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的外部均套接有转轮,转轮上设有牵引绳,两个平衡板之间设置有三个第三连接杆,每个第三连接杆的外部均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末端设置有吊钩;所述吊装机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两个导轨杆,两个导轨杆之间活动设置有轴杆,轴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圈,轴杆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末端设置有套板,套板内开设有安装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应用在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的,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以及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目前在施工场地直接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装配式建筑过程中,吊索与连接的装配式建筑预装吊环之间夹角大多数为钝角,当起吊时,吊索直接拉扯装配式建筑预装吊环,由于吊环不对称或者位置偏移,造成受力方向偏差,半空中装配式建筑倾斜或者打转,甚至出现掉落的现象,并且在运预装地点时,需要工人手动扶持进行位置调整,这样的操作方法非常耗时且不能保证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装配式建筑的吊起和装配,免去了人工操作调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面上设置有吊装机体,吊装机体的上部设置有放卷电机,放卷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吊索,吊索的末端设置有吊装头,吊装头的底部设置有吊环,吊环的下部通过设置牵引绳连接有两个平衡板,两个平衡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的外部均套接有转轮,转轮上设有牵引绳,两个平衡板之间设置有三个第三连接杆,每个第三连接杆的外部均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末端设置有吊钩;所述吊装机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两个导轨杆,两个导轨杆上活动设置有轴杆,轴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圈,轴杆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末端设置有套板,套板内开设有安装槽,套板的下部开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通孔,套板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贯穿套板的侧壁面并套接有位于安装槽内部的导盘,导盘的外部套设有拉索,拉索的底部从通孔向下延伸并连接有挂钩。
所述车体顶部面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吊装机体,吊装机体的顶部面与放卷电机的底部面固定连接,吊装机体与吊索活动连接,吊索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吊装头,吊装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环。
所述两个平衡板相向且呈平行结构设置,两个平衡板之间呈对称结构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衡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高度低于第一连接杆的高度,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衡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的外壁面分别与两个转轮转动连接,两个转轮的外部分别与牵引绳的两个端头固定连接,牵引绳缠绕在转轮的外部并绕过两个第一连接杆,牵引绳的中部与吊环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平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三个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高度低于第二连接杆的高度,三个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衡板的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三个第三连接杆的外部分别与连接绳的上端头固定连接,连接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江夏学院,未经福建江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安防用减震运输箱
- 下一篇:一种鲜梨除糖梨渣及其提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