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4964.6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化超;马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特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6;C08K13/02;C08K5/12;C08K5/11;C08K5/526;C08K3/04;C08K3/36;C08J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郭金梅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铁锈 功能 薄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所述耐铁锈盐膜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混合后延压制备加工而成,其中,悬浮法聚氯乙烯(SG‑3)100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40~50质量份,癸二酸二辛脂(DOS)5~8质量份,环氧大豆油2~4质量份,液体钡锌2~3质量份,亚磷酸三苯酯0.5~1质量份,聚乙烯蜡0.3~1质量份,色素炭黑1.0~2.5质量份,超细锰砂粉3~6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0.5~1质量份。本发明的优点是:能消除或降低铁离子对薄膜的老化影响,延长薄膜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锈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
背景技术
海水制盐时,当卤水达到一定浓度后(特别是饱和卤水和结晶池),为防止降雨时淡水进入池内,一般使用一种软聚氯乙烯薄膜进行苫盖。为对薄膜进行固定和方便薄膜的收放,池边需有一些钢架、铁丝等附着物用于固定薄膜,在薄膜上也需要固定上铁环等附着物,这些铁制品在高盐分环境非常容易锈蚀,锈蚀后的铁离子进入卤水池中,铁离子对聚氯乙烯薄膜的老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即造成膜的快速老化。为消除或降低铁离子对薄膜的老化影响,亟需发明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消除或降低铁离子对薄膜的老化影响,延长薄膜使用寿命、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所述耐铁锈盐膜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混合后延压制备加工而成,其中,悬浮法聚氯乙烯(SG-3)100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40~50质量份,癸二酸二辛脂(DOS)5~8质量份,环氧大豆油2~4质量份,液体钡锌2~3质量份,亚磷酸三苯酯0.5~1质量份,聚乙烯蜡0.3~1质量份,色素炭黑1.0~2.5质量份,超细锰砂粉3~6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0.5~1质量份。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其中:所述耐铁锈盐膜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混合后延压制备加工而成,其中,悬浮法聚氯乙烯(SG-3)100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45质量份,癸二酸二辛脂(DOS)6质量份,环氧大豆油3质量份,液体钡锌2.5质量份,亚磷酸三苯酯0.8质量份,聚乙烯蜡0.6质量份,色素炭黑2质量份,超细锰砂粉4.8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0.8质量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消除或降低铁离子对薄膜的老化影响,延长薄膜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所述耐铁锈盐膜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混合后延压制备加工而成,其中,悬浮法聚氯乙烯(SG-3)100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40质量份,癸二酸二辛脂(DOS)5质量份,环氧大豆油2质量份,液体钡锌2质量份,亚磷酸三苯酯0.5质量份,聚乙烯蜡0.3质量份,色素炭黑1.0质量份,超细锰砂粉3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0.5质量份。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具有耐铁锈功能的盐用薄膜,所述耐铁锈盐膜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混合后延压制备加工而成,其中,悬浮法聚氯乙烯(SG-3)100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45质量份,癸二酸二辛脂(DOS)6质量份,环氧大豆油3质量份,液体钡锌2.5质量份,亚磷酸三苯酯0.8质量份,聚乙烯蜡0.6质量份,色素炭黑2质量份,超细锰砂粉4.8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0.8质量份。
具体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特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特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