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4853.5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杜雷;李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6 | 分类号: | F23C10/26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256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双床返 料器 采用 固定 流量 蒸汽 送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涉及循环流化床领域;为了提升返料可靠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物料通过给煤机进入到燃烧室;燃烧室对物料加热燃烧,产生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在送风机构的作用下,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进入旋风分离器,并通过旋风分离器将物料分离;分离后的物料经返料器输送回燃烧室进一步燃烧;其中,所述送风机构采用双通道的固定流量蒸汽送风方式送风。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送风装置、第二送风装置以及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当一方发生故障时,输送总量能够维持不变,并且能够对发生故障的第一送风装置或第二送风装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作为一种先进的化工技术,它能够把一堆固体颗粒用空气等流体介质悬浮起来,使这堆固体具有流体的一些特性;这样,就提供了理想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条件;目前,流化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生物化工、食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在流化床技术中,爆燃现象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避免爆燃现象的发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在循环流化床的使用中,大量返料突入爆燃是引发爆燃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循环流化床运行中如果返料风过小,返料器内的物料就会停止流化或流动,从而造成返料器堵塞,细灰会在返料器内堆积,当细灰积累到一定时,细灰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产生流动或者由于操作调整增大风量使物料再次流化,这时成吨的细灰在短时间内进入炉膛;由于细灰的表面积大,此时返料风与空气快速混合充满炉膛,且细灰中一般含有20%左右的碳,在炉内高温环境下极易发生爆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物料通过给煤机进入到燃烧室;
S2:燃烧室对物料加热燃烧,产生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
S3:在送风机构的作用下,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进入旋风分离器,并通过旋风分离器将物料分离;
S4:分离后的物料经返料器输送回燃烧室进一步燃烧;
其中,所述送风机构采用双通道的固定流量蒸汽送风方式送风,且每一通道都设置有用于送风的动力装置。
优选地:所述送风机构具体包括用于输出蒸汽的送风主管道、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呈对称结构,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一端均接于送风主管道的一端,用于送风的动力装置具体为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一端分别接于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内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架,支架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两个对称的金属头,金属头外壁包裹有耐热套,金属头通过耐热套密封式滑动于连接管道内壁;且耐热套的尺寸与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内径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线圈室,两个线圈室内壁分别通过卡扣安装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位置与金属头适配。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圆周内壁嵌入式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电片和两个第二导电片,两个第一导电片和两个第二导电片分别接入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控制电路,两个金属头相邻一侧外壁均粘接有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适配的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片位于靠近第一线圈的一侧,而第一导电片位于靠近第二线圈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