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钒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锌离子电池ZIB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4359.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樊慧庆;张明昌;潘倩;贾宇欣;张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4/48;H01M4/62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化物 正极 材料 离子 电池 zib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钒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锌离子电池ZIB的制备方法,首先将Zn(NOsubgt;3/subgt;)subgt;2/subgt;·6Hsubgt;2/subgt;O,葡萄糖和Vsubgt;2/subgt;Osubgt;5/subgt;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混合搅拌后转移至衬有特氟龙的高压釜中,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用去离子水离心并冷冻干燥,得到Zn插层的Vsubgt;10/subgt;Osubgt;24/subgt;·12Hsubgt;2/subgt;O(ZnVOH)。将得到的ZnVOH和超级炭黑、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后涂覆在碳纸上,进行真空干燥,作为电池的正极,将金属锌片、滤纸和Zn(CFsubgt;3/subgt;SOsubgt;3/subgt;)subgt;2/subgt;溶液分别作为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装得到一个电池。本发明制备的ZIB的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在0.5A gsupgt;‑1/supgt;的电流密度下,能够提供571mAh gsupgt;‑1/supgt;的比容量,这是迄今为止钒氧化物系统中最高的。此外,对本发明制备的ZIB能够在2000次循环中实现89.1%的容量保持率。同时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能量存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钒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锌离子电池ZIB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锌离子电池(ZIB)由于它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例如:Zn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材料处理工艺简单,易于组装成电池使用,以及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水基电解质等,最近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专注于高性能ZIB的开发,以便其逐渐成为实用的电池技术。在ZIB中,正极是影响ZIB整体电化学性能的成分之一,由于钒的丰富氧化态,成熟的制备工艺和高理论容量,通常被认为是有前途的ZIB正极材料之一。基于这些优点,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报告显示出了使用钒氧化物体系作为ZIB正极,使制备的ZIB具有较高的比容量。
文献1“Yan M,He P,Chen Y,Wang S,Wei Q,Zhao K,Xu X,An Q,Shuang Y,ShaoY.Water-lubricated intercalation in V2O5·nH2O for high-capacity and high-rateaqueous rechargeable zinc batteries[J].Advanced Materials,2018,30:1703725.”公开了一种将结构水混入钒氧化物正极材料中制备ZIB的方法,将结构水混入材料中有助于屏蔽扩散的Zn2+与VO6八面体中的O2-,从而在材料体系中Zn2+出现“胶合”现象,这对于提高ZIB的循环性能至关重要。但该方法制备出的ZIB在0.3A g-1的电流密度下测试得到的比容量仅为295mAh g-1,并且其循环性能不佳,当进行了900个循环后仅维持了最大容量的71%。
文献2“Liu,H.Zhu,B.Zhang,G.Li,H.Zhu,Y.Ren,H.Geng,Y.Yang,Q.liu,C.Li,Tuning the kinetics of zinc-ion insertion/extraction in V2O5 by in situpolyaniline intercalation enables improved aqueous zinc-ion storageperformance[J].Advanced Materials,2020,2001113.”公布了一种利用离子插层改性钒氧化物正极材料来制备ZIB的方法。阳离子对ZIB正极材料的插层具有双重作用:预嵌入的阳离子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帮助稳定材料的结构完整性,同时扩大用Zn2+存储的层间间距。但该方法制备出的ZIB在20A g-1的电流密度下测试得到的比容量仅为197.1mA h g-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