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3305.0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妮妮;刘彬彬;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夏敏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系统 模组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及有曲折力的第四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0≤BL/f≤2。上述的光学成像系统通过紧凑的空间排布和合理的曲折力分配,实现了取像模组的轻薄化及较短的总长,并具有较低的光学敏感度和优良的成像品质;同时,在有限的镜片数量下,通过非旋转对称非球面,增加子午面的自由度并矫正了像质,可进行批量生产加工,满足了当前市场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各种科技产品逐渐改进并推陈出新,其中,电子产品拍摄效果的改进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之一。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扩大拍摄范围,轻薄化的光学成像系统逐渐成为了市场趋势,但是,对于广角取像模组而言,实现轻薄化的同时保证高像素仍是改进难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曲折力的第一透镜;
具有曲折力的第二透镜;
具有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及
具有曲折力的第四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旋转对称非球面;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BL/f≤2;
其中,BL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平行于光轴方向的最短距离,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上述的光学成像系统通过紧凑的空间排布和合理的曲折力分配,实现了取像模组的轻薄化及较短的总长,并具有较低的光学敏感度和优良的成像品质;同时,在有限的镜片数量下,通过非旋转对称非球面,增加子午面的自由度并矫正了像质,可进行批量生产加工,满足了当前市场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光阑,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中的任意两个透镜之间。
如此,光阑可限制光学成像系统的通光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mm≤bh-ah≤2mm;
其中,bh为最靠近所述光阑物侧的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ah为最靠近光阑物侧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
如此,入射光的折射角度变化较为缓和,可避免折射变化过于强烈而产生较多像差,并可实现大视场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mm/°≤hmax/FOV≤0.5mm/°;
其中,hmax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各个表面中的最大有效半径,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
如此,可实现小型化及具有大视场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f/f3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3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窗机械运动机构
- 下一篇:光学成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