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大熊猫巡护监测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2042.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华;伏彦林;杨陈;周涛;曾俊;黄泓蓓;李武鸿;黄维;刘杰;王小腊;洪江;彭容;罗玉;周林;张明娟;许江泽;吴婷婷;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G06F16/29;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周方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大熊猫 监测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大熊猫巡护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巡检模块、通讯模块、GIS地图模块以及服务器,所述定位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通过巡检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所述GIS地图模块配置在服务器中;所述定位模块固定在大熊猫四肢、头部及背部,各定位模块分别设置有用于各定位模块间进行测距的测距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测定大熊猫温度;所述服务器根据各定位模块的定位坐标将大熊猫模型还原至GIS地图中,并根据各定位模块之间的间距生产大熊猫的姿态数据,并结合姿态数据和大熊猫所处的地形判断大熊猫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以及行为是否安全;若生命体征失常,或存在不安全行为则立刻实施救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动物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大熊猫巡护监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投入数千亿资金启动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恢复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并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和科技攻关,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和服务。同时,还建立350处国家级、768处省级和大批地县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共布设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在H7N9禽流感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野生动物管理,不仅要实时追踪野生动物的移动轨迹,还要监测它们的生命体征,以便进行及时救助。以野生大熊猫为例,作为国宝级保护动物,对野生大熊猫的监护更为重要,而传统的监测手段几乎只能对大熊猫进行定位跟踪以及体温心跳等方面的监测,监护功能单一,且数据传输不稳定,容易造成目标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外大熊猫巡护监测管理系统,通过多点位的监测模块植入,可有效判断监护目标的行为状态,从而可以更好的监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野外大熊猫巡护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巡检模块、通讯模块、GIS地图模块以及服务器,所述定位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通过巡检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所述GIS地图模块配置在服务器中;
所述定位模块固定在大熊猫四肢、头部及背部,各定位模块分别设置有用于各定位模块间进行测距的测距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测定大熊猫温度;
所述服务器根据各定位模块的定位坐标将大熊猫模型还原至GIS地图中,并根据各定位模块之间的间距生产大熊猫的姿态数据,并结合姿态数据和大熊猫所处的地形判断大熊猫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以及行为是否安全;
若生命体征失常,或存在不安全行为则立刻实施救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大熊猫姿态模型建立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在大熊猫四肢、头部及背部分别固定所述定位模块;
2):诱导大熊猫做出各种姿态,记录各姿态下各定位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3):重复2),对数据进行训练,并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得到大数据下大熊猫的各姿态模型。
进一步的,大熊猫背部的定位模块至少为三个,三个定位模块按大熊猫脊柱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模块为北斗定位模块或GPRS定位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巡检模块包括按网格固定的巡检桩,以及固定在无人机上的巡检终端,所述巡检桩以扫描的方式实时扫描辐射区域内的定位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上传的数据,所述无人机采用定期无规则路径巡检接收定位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上传的数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按网格铺设的视频采集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采用360°旋转台固定,所述旋转台和视频采集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定位数据控制相应的旋转台调整到指定角度以获取大熊猫的当前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