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1942.4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圳;何雨珂;黄坤;刘慧;吴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15 | 分类号: | G06F17/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弯管 极限 计算方法 | ||
1.一种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在缺陷直管极限内压评价标准和无缺陷弯管极限内压公式的基础上,考虑缺陷深度、长度和宽度的变化,根据弯管失效点位置不同分类,利用1stopt软件拟合公式,得到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的预测公式,并通过爆破试验数据验证了该公式的准确性。
2.一种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根据增压站设计资料,确定含缺陷弯管的基础参数:弯管管径、弯管壁厚、弯管曲率半径、弯管抗拉强度、缺陷长度、缺陷宽度和缺陷深度;
步骤2:计算单缺陷弯管缺陷轴向长度系数a、缺陷环向宽度系数b和缺陷深度系数c;
步骤3:根据a、b、c值的大小,将计算得到的各项参数值带入到提出的计算公式中,确定单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值。
3.一种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弯管失效点可能在内拱中心点处,也可能在缺陷区域,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根据缺陷深度系数c的大小),得到增压站弯管极限压力的预测公式:
当c0.3时:
当c≥0.3时:
P=P0·[1-c(1-(1.393(1-b)0.464+3.532·exp(-0.628·a))·(1-c)1.946)]
式中,P—缺陷弯管极限内压,MPa;
P0—无缺陷弯管极限内压,MPa;
σf—流变应力,此处取的是弯管最小的拉伸强度极限,MPa;
t—弯管壁厚,mm;
r—弯管半径,mm;
R—弯管弯曲半径,mm;
a—缺陷轴向长度系数,
b—缺陷环向宽度系数,θ是缺陷环向角度,°;b的取值范围是[0,1];
c—缺陷深度系数,c=d/t,d是缺陷深度,mm;c的范围是[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9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