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1918.0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李启林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用电 井口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顶板、外护套、后支套、挡架结构、上支片、下支片、第一支撑机构、第一夹固结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二夹固结构,本发明以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转向传动使顶板在上支片和下支片的支撑下向上抬起,对井口顶侧进行防护,防止物品不慎从顶侧掉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并且通过伸缩结构可使顶板安装后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大使用的适应范围,且优化设置了第一夹固结构和第二夹固结构,通过小丝杆和内螺纹滑块之间的配合使活动头向垫片靠近,从而可快速在安装的墙体上进行拆装,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在建民用建筑工程中,多数建筑需设置电梯,在工程尚未安装电梯前,为了防止施工人员从洞口处意外坠落的悲剧,通过在井道洞口前安装安全防护装置进行防护。
现有技术的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时采用膨胀螺丝或者进行焊接固定,安装的效率低下,并且在使用后拆除不便,影响施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在施工人员在井下操作时不便对顶侧的井口通道进行防护,容易使顶侧的物品不慎掉落到井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包括顶板、外护套、后支套、挡架结构、上支片、下支片、第一支撑机构、第一夹固结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二夹固结构,所述顶板外表面后侧包裹有外护套,所述顶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后支套,并且顶板底部中侧固定连接有挡架结构,所述外护套左右两侧前部均转动连接有上支片,所述上支片底部通过下支片相连接,所述外护套两侧的下支片底部分别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前部底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夹固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前部底侧与第二夹固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架结构共设置有五个,并且五个挡架结构等距分布于顶板底侧中部。
优选的,所述挡架结构包括杆架、滑槽、滑动块、连杆和立片,所述杆架顶端面与顶板相固定,所述杆架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后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与立片转动连接,并且立片顶部与杆架后部右侧转动连接,所述滑槽右上侧开设有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在顶板中部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外筒座、隔板、蓄电池、电池更换口、控制开关、驱动结构和伸缩结构,所述外筒座内部顶侧嵌有隔板,所述隔板内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池更换口开设于外筒座右部顶侧,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外筒座右上侧,所述外筒座内部顶侧嵌有驱动结构,并且外筒座内侧下部连接有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杆和连接头,所述伺服电机后侧通过螺栓与外筒座相互锁紧固定,所述伺服电机顶部输出端与主动锥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右部顶侧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右侧中部与外筒座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左侧中部通过转杆与连接头相互固定,所述连接头贯穿外筒座左部顶侧与其转动连接,并且连接头左端面与外护套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之间所成的角度为九十度,并且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大小比例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