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1547.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9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宇岩;陈耀;温宇浩;郭宇华;张茂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炬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蒋晏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淞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度 交通 事件 融合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系统首先接收车辆传感器识别到事件后上传的数据;经过地图匹配等预处理步骤后,对上报事件集合的位置进行基于路网拓扑距离的空间聚类;最后将融合后的事件推送给订阅用户。该方法输出的交通事件数据可作为官方发布信息的有益补充,增强了短周期交通事件播报的时效性和覆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包括采集、处理和发布实时交通信息,该服务通常集成在导航电子地图上,指导订阅用户选择合适的路线,方便其出行。交通事件属于动态交通信息的一类,按持续时间可分为短周期交通事件例如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长周期交通事件例如施工作业、体育赛事等。目前长周期交通事件来源可靠、覆盖范围全面;而短周期交通事件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覆盖率都存在问题:官方发布的信息,例如交警定期在电台发布的事故预警,其优点是信息准确,缺点是数据覆盖不全、时效性差;用户生成内容(UGC),例如手机地图app中收集的用户上报事件数据,其优点是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缺点是数据可靠性较低。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属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该算法能够排除噪声数据干扰,有效区分任意形状的高密度空间数据集合。
如前所述,用户上报的交通事件可靠性较差,因为其中可能包含误报或恶意上报的内容。因此考虑对用户上报事件数据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从而提升上报事件的数据质量,聚类后的交通事件数据可作为官方发布信息的有益补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融合单元、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依次连接数据融合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存储单元连接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实时交通事件相关数据;
所述数据融合单元,用于融合车辆上传的点、线、面事件;
所述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用于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交通事件数据,下发给订阅服务的车辆;
所述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用于接收车辆实时上传的传感器数据,同步更新到数据存储单元,其数据包括:上报时间戳、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戳、传感器数据和事件发生区间内的GPS记录;
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预处理传感器数据,包括按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对事件发生期间的GPS记录经纬度做地图匹配。
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单元输出的交通事件数据,以TPEG规格编码存储。
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接收车辆数上传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安全认证并过滤无效数据,然后将传感器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单元;
步骤二、数据预处理单元对传感器数据预处理,分类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的事件;
步骤三、数据融合单元对点、线、面三种类型的事件分别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最后将融合后权重大于阈值的事件编码为TPEG规格,存入数据存储单元;
步骤四、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监听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交通事件数据,拉取更新的事件数据下发给订阅服务的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炬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炬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皮精油皂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实现连续实时监测膜电极铂载量变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