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0802.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0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啸;张航;刘欣;汪玉龙;邵伟恒;黄权;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金普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界波强 电磁 脉冲 模拟 系统 | ||
1.一种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脉冲组件和与所述高压脉冲组件连接的波导式天线,所述波导式天线的末端连接有负载;
所述高压脉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高压模块、充电电阻、储能电容以及空气开关;
所述储能电容的电容值可调;
所述空气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放电间隙可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充入有压强可变的工作气体;
所述直流高压模块用于输出直流高压,并通过所述充电电阻将所述直流高压压缩至所述储能电容中,所述储能电容用于触发所述空气开关击穿以形成对应的电压脉冲,所述电压脉冲经所述波导式天线传输至所述负载;
所述空气开关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距离,或者通过调节充入的工作气体的种类和压强改变输出电压脉冲的幅值和前沿,或者通过调节所述储能电容的电容值改变电压脉冲的宽度,所述空气开关具有初始调节位置,在所述初始调节位置下,所述空气开关内的放电间隙取最大;
所述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还包括电容安装座和自动放电装置,
所述电容安装座包括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一绝缘块上设置有第一铜块,所述第一铜块的一端接地,远离地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储能电容的一端承靠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绝缘块上设置有第二铜块,所述第二铜块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开关连接,远离所述空气开关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储能电容远离所述第一铜块的一端承靠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铜块上开设有放电槽;
所述电容安装座还包括左侧电容安装座和右侧电容安装座,所述储能电容与左侧电容安装座、右侧电容安装座均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储能电容安装于所述电容安装座上时,所述储能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共轴;
所述自动放电装置包括电机;以及,放电棒,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空气开关击穿后,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放电棒移动以与所述放电槽接触,经预设时间后,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放电棒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储能电容;
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滑动杆与所述第一侧连接,所述滑动杆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一电极沿自身轴线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
气罐,用于储存所述工作气体;
进气阀,设于所述壳体;以及,
示压稳压装置,连接在所述气罐和所述进气阀之间,用于向所述进气阀充气,并且当所述壳体内的工作气体压强达到设定气压值时,停止向所述进气阀充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的压强变化范围为0.5个大气压~6个大气压,所述放电间隙的变化范围为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安装座,所述电容安装座与所述储能电容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储能电容安装于所述电容安装座上时,所述储能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共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多个气管,每个气罐存储不同种类的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包括干空气、氩气、氖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块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阻接入在所述充电接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式天线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端口、TEM小室以及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空气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TEM小室用于在传输电压脉冲时产生电磁场,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负载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界波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EM小室内产生的电场强度范围为0~300kV/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8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