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0172.1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斌;朱碧堂;王加俊;陈晓飞;丁志文;罗文俊;徐长节;车东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快速 支护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承台基坑施工技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包括:支护钢板,置于承台基坑中,用于支撑承台基坑两侧的土体;液压支撑杆,安装在支护钢板之间,用于支撑支护钢板;支护钢梁,设于支护钢板之间,且支护钢梁和支护钢板之间填充有由水泥浆编织袋包裹的水泥浆;其中,支护钢梁底部设有角钢托架,角钢托架与支护钢板固定连接,用于对支护钢梁进行定位和固定;本发明实施例有效的解决了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过程中对支护设备的吊装、调试、组装的问题,大大的缩短支护结构安装调试的作业时间,极大节省了支护设备安装的时间与精力,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承台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了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围环境采用的支撑、加固与保护措施。现有的基坑在支护时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管、焊件等支护杆来支撑板桩。但由于工况不同,形成的基坑形状和尺寸也不相同,需要不同长度的钢管、焊接件拼接成所需长度的支护杆,用到的钢管、焊接件的尺寸种类繁多,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调节长度,大大增加了支护结构安装调试的作业时间。支护杆在拼接时,由于支护杆的管径较大,在调整方向和组装时费时费力,最终导致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所述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包括:
支护钢板,置于承台基坑中,用于支撑承台基坑两侧的土体;
液压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支护钢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支护钢板;
支护钢梁,设于所述支护钢板之间,且所述支护钢梁和所述支护钢板之间填充有由水泥浆编织袋包裹的水泥浆;
其中,所述支护钢梁底部设有角钢托架,所述角钢托架与所述支护钢板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支护钢梁进行定位和固定。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钢梁为矩形,其四角处设有角肋板,用于加强所述支护钢梁的强度。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土体和所述支护钢板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土块掉落的挡土板。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支撑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钢垫板、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钢垫板;所述液压支撑杆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钢垫板和所述第二钢垫板与所述支护钢板连接。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与所述液压支撑杆伸缩端相连的所述支护钢板上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液压支撑杆伸缩端通过所述第二钢垫板、所述条形开口与所述支护钢板螺纹连接。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钢板底部设有刀口,用于减小所述支护钢板打入土体中的阻力。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钢板上设有便于进行吊运安装的卡槽。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钢板采用钢结构格栅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所述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所述支护钢板、所述支护钢梁;
(2)清理平整场地,根据施工图纸,挖除地基土至设计高度,形成基坑;
(3)吊起所述支护钢板置于基坑中指定位置并且使所述支护钢板部分插入基坑底部;
(4)在所述支护钢板之间安装所述液压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副驾驶安全气囊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段式管型导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