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扶手和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9331.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沟端洋志;三田弘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B60R7/04;H02J50/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扶手 座椅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扶手和车辆座椅。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扶手,所述车辆扶手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横向方向端部处,并且所述车辆扶手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辆扶手包括:前侧支撑部,所述前侧支撑部设置在座椅前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前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手腕端部;后侧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设置在座椅后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前臂的肘端部;以及终端容纳部,所述终端容纳部设置在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所述终端容纳部的座椅上侧敞开,并且所述终端容纳部位于被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上的前臂的座椅下侧处,并且所述终端容纳部能够容纳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扶手和一种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18-075875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架的车辆座椅,在支架中容纳有向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终端)供电的无接触供电装置。在JP-A No.2018-075875中公开的车辆座椅中,支架被固定到扶手的前端部,并且,在便携式终端被保持在支架中的状态下,向便携式终端供电。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支架的边缘比扶手的支撑表面更向上突出,因此前臂放置在扶手上的车辆乘员可能会感到前臂接触异物。此外,在车辆乘员将他/她的前臂放置在扶手上的状态下,由于他/她的手被放置在支架的位置处,因此手总是与便携式终端接触。因此,在如下方面存在有改进空间,即:在维持扶手的用于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功能的同时,在使便携式终端能够被操作的状态下保持便携式终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扶手和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扶手和车辆座椅能够在维持所述扶手的功能的同时,在使便携式终端能够被操作的状态下保持便携式终端。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扶手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横向方向端部处,并且所述车辆扶手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辆扶手包括:前侧支撑部,所述前侧支撑部被设置在座椅前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前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手腕端部;后侧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被设置在座椅后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的肘端部;以及终端容纳部,所述终端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所述终端容纳部的座椅上侧敞开,并且,在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由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终端容纳部位于所述前臂的座椅下侧处,并且所述终端容纳部被形成为能够容纳便携式终端。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扶手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所述座椅横向方向端部处,并且所述车辆扶手沿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侧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的所述座椅前侧端部处。所述前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手腕端部。所述后侧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的所述座椅后侧端部处。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的肘端部。因此,在车辆乘员将他/她的臂部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上的状态下,所述前臂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撑。
此外,所述终端容纳部(所述终端容纳部的座椅上侧敞开并可以容纳便携式终端)被设置在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在车辆乘员的前臂由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终端容纳部位于所述前臂的座椅下侧处。因此,即使在便携式终端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状态下,所述车辆乘员也能够在所述前臂放置在所述扶手上的状态下维持舒适姿势。即,当所述扶手在使用时,所述便携式终端不会干扰所述车辆乘员的舒适姿势。此外,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所述便携式终端能够仅仅通过所述车辆乘员将放置在所述扶手上的所述前臂朝向座椅后侧移动来操作。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在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车辆扶手中,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所述便携式终端供电的无线供电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扶手中,所述无线供电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因此,在所述便携式终端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状态下,电力从所述无线供电装置供应到所述便携式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9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和液晶显示元件
- 下一篇:车载设备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