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预置姿态的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88678.9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王峰;曹喜滨;耿云海;邱实;郭金生;奚瑞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B64G1/6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预置 姿态 卫星 快速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置姿态的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属于航天领域。所述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地球星历和火箭安装方向计算卫星在箭上的初始姿态;步骤二、利用星上陀螺组件进行发射段卫星姿态实时积分定姿;步骤三、星箭分离后,控制卫星快速机动成像。本发明利用地球星历、火箭的安装方向等信息,计算箭上卫星的初始姿态,将姿态计算和控制流程的开始时间提前至卫星箭上加电阶段,充分利用了地面已知信息,简化了入轨后的控制流程;大幅缩短了成像准备时间,提高了卫星的成像响应速度;在仅采用常用配置的条件下,通过软件预置参数的方式提高了卫星成像响应速度,卫星研制硬件成本相比于传统卫星并无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置姿态的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属于航天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卫星入轨后的姿态控制过程一般需先后经历对日捕获控制、对日定向到最终建立巡航姿态进行在轨测试等阶段。卫星建立姿态基准后,再开展成像。从卫星入轨到第一次成像的时间一般为1天~7天,即便是以快速响应能力著称的美国TacSat系列卫星,从发射入轨到第一次成像消耗时间也长达约12小时。
这使得现有的卫星入轨成像技术存在控制流程繁琐、成像准备时间长和卫星相应速度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预置姿态的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张量磁定位方法存在定位盲区,针对定位盲区的误差补偿又不充分,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
一种基于预置姿态的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所述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地球星历和火箭安装方向计算卫星在箭上的初始姿态;
步骤二、利用星上陀螺组件进行发射段卫星姿态实时积分定姿;
步骤三、星箭分离后,控制卫星快速机动成像。
进一步的,定义箭上首次计算时刻为t0、点火时刻为t1、星箭分离时刻为t2和成像时刻为t3,定义t0时刻和t1时刻之间为阶段1,定义t1时刻和t2时刻之间为阶段2,定义t2时刻和t3时刻之间为阶段3,
在步骤一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一、通过地球星历信息,计算t0时刻地球本体固连坐标系相对于J2000坐标系的姿态矩阵,记为矩阵Rei(t0);
步骤一二、通过发射点经、纬度信息,计算发射点北东地坐标系相对于地球本体固连坐标系的姿态矩阵,记为矩阵Rde;
步骤一三、通过火箭射前安装方向信息,计算火箭本体坐标系相对于发射点北东地坐标系的旋转矩阵,记为矩阵Rrd;
步骤一四、通过卫星与火箭的相对安装关系,计算得到卫星相对于火箭的姿态矩阵,记为矩阵Rsr;
步骤一五、计算初始t0时刻卫星的惯性姿态矩阵:
Rsi(t0)=Rsr·Rrd·Rde·Rei(t0)
计算结果Rsi(t0)即为t0时刻卫星的初始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6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缓冲喷射阻力的灭火装置
- 下一篇:导风板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