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中信号传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8506.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6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梁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 信号 传输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中信号传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电路信号传输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SAS和PCIE的转接卡分开设计,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调试,导致开发周期较长,增加了成本,板卡兼容性较差,无法满足更多的配置需求,降低了服务器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检测多个所述上行连接器的对端连接器的连接状态;根据所述连接状态,通过输出选通信号控制所述HSIO‑mux的选通以及边带信号的通断;控制所述HSIO‑mux利用选通后的线缆输出信号。本发明通过上行和下行高速连接器共用,实现两种高速信号的可选择性增强,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配置,且上下行接口对接线缆可复用,节省时间和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中信号传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服务器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同类型和架构的服务器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用服务器架构中服务器内部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CPU的PCIE链路实现,或将SAS设备挂载在PCH的SATA接口下,并由PCH通过DMI(PCIEx4)与CPU实现交互。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高容量,长链路的数据传输需求越来越多,考虑到IC内部和连接器产生的损耗,PCB走线的线路损耗余量很小,极大的限制了PCIE/SAS数据链路传输长度,为延长数据传输,通常通过规范化的线路设计要求尽可能减小线路损耗,但并不能非常有效的延长链路长度。
在超出最长传输线长后,常用的解决方案为采用PCIE Retimer芯片和SASRedriver芯片作为中继器进行信号增强。Retimer是通过内部时钟重构信号,使其信号传输能量增加,再恢复后发送出去。Redriver则是通过信号均衡化和预加强等技术,调整与矫正传输端上频道的损失,并在接收端上恢复讯号完整性。
当前设计上根据实际链路需求,分别开发不同的PCIE Retimer转接卡或SASRedriver转接卡,以满足多种服务器产品配置需求。
当前设计中,主要有两种设计方案,即SAS链路和PCIE链路分别开发搭配的Redriver转接卡来满足不同的配置需求。
方案1,PCIE链路信号增强设计采用Retimer转接卡,通过金手指或标准连接器与上行HOST主板连接,金手指输入PCIE,时钟信号,I2C信号,复位信号和Power等,Retimer FW存储在EEPROM中,通过MiniSAS-HD等标准连接器将增强后的PCIE信号连同金手指输入的I2C信号、时钟信号、复位信号输出到Device。
方案2,SAS链路信号增强设计采用Redriver转接卡,通过金手指或标准连接器与上行HOST连接,主要输入SAS信号I2C管理信号和Power信号,下行通过标准连接器输出增强后的高速信号和管理信号给Device端。
综合分析,现有技术的缺点:
(1)、SAS和PCIE的转接卡分开设计,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调试,导致开发周期较长,增加了成本。
(2)、SAS和PCIE的转接卡分开设计,板卡兼容性较差,无法满足更多的配置需求,降低了服务器产品的竞争力。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容PCIE Retimer和SAS Redriver的转接卡的电路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兼容SAS和PCIE两种数据协议的中继信号增强转接卡的电路设计方法,以满足不同的配置需求,并解决多种配置下板卡开发资源投入的浪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路中信号传输的控制方法,所述电路中包含内部集成电路HSIO-mux以及多个上行连接器,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多个所述上行连接器的对端连接器的连接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