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8484.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5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京;赵一言;向磊;张岳;任永安;韩冰;郭丙峰;王珏;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8/00;H04W7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连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在保障WLAN设备的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上网的安全性。该方法包括:WLAN设备的软件层配置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在用户终端移动到WLAN设备的覆盖范围的情况下,WLAN设备的软件层向WLAN设备的硬件层发送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WLAN设备的硬件层使用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与用户终端建立网络连接。本发明适用于用户终端连接WLAN设备的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司、酒店、电影院、餐馆等各种场所都有免费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提供,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上网途径的同时,大量用户采用同一独立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和密码登录同一个WIFI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采用静态分配SSID和密码的方式对加密通道来进行信息隔绝。由于路由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设备、家庭网关、光猫等的SSID及其加密通道均通过WLAN设备的硬件芯片来支持的,而SSID及其密码的生成和加密通道的建立需要大量消耗WLAN设备的硬件芯片的处理能力,因此上述设备对生成SSID的数目均有限制。如何在保障WLAN设备的硬件芯片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上网的安全性是仍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能够在保障WLAN设备的硬件芯片的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上网的完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包括:WLAN设备的软件层配置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在所述用户终端移动到所述WLAN设备的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所述WLAN设备的软件层向WLAN设备的硬件层发送所述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所述WLAN设备的硬件层使用所述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网络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中,WLAN管理系统静态分配SSID和密码的方式对加密通道来进行信息隔绝,即WLAN管理系统将内一个用户终端的SSID和密码发送给所有接入WLAN管理系统的WLAN设备。由于WLAN设备对生成SSID均有限制,随着WLAN设备接收用户终端的SSID和密码的增加,WLAN设备的硬件芯片的处理能力会下降。而本申请中动态分配SSID和密码的方式对加密通道来进行信息隔绝,WLAN设备的软件层配置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在用户终端移动到WLAN设备的覆盖范围的情况下,WLAN设备的软件层向硬件层发送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也就是说,在用户终端未移动到WLAN设备的覆盖范围的情况下,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配置在WLAN设备的软件层。由于WLAN设备的软件层配置的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仅在用户终端搜索时显示,并不与用户终端进行网络连接,因此,WLAN设备的软件层配置的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不占用WLAN设备的资源。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指示WLAN设备的软件层配置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移动到所述WLAN设备的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指示所述WLAN设备的软件层向WLAN设备的硬件层发送所述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WLAN设备的硬件层使用所述用户终端的私人SSID和密码,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网络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网络连接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网络连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回油结构
- 下一篇:一种隧道排水管道堵塞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