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涡流检测探头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88072.5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0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光;吴世亮;孙凯;张娜;陶钰;李阳;裴希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涡流 检测 探头 制作方法 | ||
1.一种核电站涡流检测探头的制作方法,所述探头的等效电路为直流电阻Rdc和电感L串联后与寄生电容Cs并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得Cs和Rdc,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求得L;
b.根据计算出来的Cs、Rdc、L,结合探头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出探头阻抗;
c.根据所需探头频率范围以及所述探头阻抗获得阻抗频率公式;
d.利用阻抗频率公式并根据所需的阻抗和频率范围,确定探头的参数从而制作符合需求的探头;
所述寄生电容Cs采用六边形绕组线圈模型,在标准绕线中,新层线圈绕组的起始位置与上一层线圈绕组的末端一致,在折绕绕线中,每一层绕组的起始位置固定在线圈的一端,
对于由两个平行板组成的电容器,在圆柱坐标系中,圆柱涂层dCin的基本电容为
(1)
其中ε0是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r是绝缘涂层的相对介电常数;do是导线的外直径,di是导线去掉绝缘涂层的内直径;lt是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Do为线圈的外直径,Di为线圈的内直径,
空气间隙的基本电容表示为
(2)
匝间的基本电容表示为
(3)
导线内部的匝间电容的Ctti可以通过下式获得
(4)
可以通过式(4)计算两个内部相邻层的电容Clli,且Clli= Ctti;
与之相同,导线外部总的匝间电容Ctto用下式获得
(5)
其中
(6)
可得标准绕线和折绕绕线的六边形绕组线圈模型的寄生电容分别为
(7)
其中Nm是每层线圈的匝数,Nm = l/do;Nl是线圈的层数,Nl = (D-d)/2kdo;N是线圈的总匝数,N = NmNl = (D-d)l/2kdo2;k是一个填充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涡流检测探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线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8)
其中ρ为电阻率,l为电阻长度,S为电阻的截面积;可得直流电阻Rdc长度l为
(9)
其中ξz和ξr是填充系数,对于六边形绕组线圈模型ξz = 0,ξr = do−dosin(π/3);
则,直流电阻Rdc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0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体
- 下一篇:一种多型腔注塑模具的多级流量调节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