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渗透气藏干扰试井测试井的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7965.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聂仁仕;周杰;易劲;刘永良;袁权;刘彬;胡燕;徐艳霞;任洪明;欧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干扰 测试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渗透气藏干扰试井测试井的选择方法,包括:获取低渗透气藏井对的基本参数;根据基本参数计算得到井对中观测井的响应时间;将基本参数导入试井分析软件,模拟计算得到观测井井底压力曲线;再在观测井井底压力曲线中获取激动井开井工作至观测井压力曲线出现降落的拐点时间;在观测井井底压力曲线中读取从拐点时间时刻起观测井压力下降0.02MPa所需的下降时间;将响应时间和下降时间作为评价参数,建立评价指标,对井对是否适合干扰试井测试进行定量分级判定。本发明通过优选观测井对,有利于提高干扰试井测试成功率、测试资料的完整性以及解释结果的可靠程度。极大的节省了测试时间,有利于方案的实施和降低试验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气藏干扰试井测试井的选择方法,属于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地质情况、井网布置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确定井间的连通状况,求解储层参数,干扰试井分析方法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通过干扰试井可以确定两口井之间的连通情况(连通关系、程度)以及求解井与井之间的地层渗流物理参数、判断断层的密封性,评价储量,并且确定储集层的平面分布状态、确定储集层的垂向连通性、探查储集层的各向异性、确定注水油田裂缝系统的走向、预测水线推进前缘和油井见水时间、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砂体精细解剖成果,加深地质认识,这对油气田后期开发布置井网、优化注水、提高采收率等油气田开发、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由于干扰试井压力变化幅度小,对于气藏,作为压力传播介质的天然气具有较大的压缩性,以致压力信号较难传播到观测井,且低渗透气藏的储层渗透率小,进行干扰试井的测试时间通常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尤其当井底压力下降时,激动井的压力干扰讯号就很难识别,另外由于油田对产量经济效益的考虑,往往很难实现提前关井稳定压力。由此可以看出,干扰试井的测试时间和测试资料的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品质较差的气井测试资料无法进行有效的干扰试井解释。
因此,针对低渗透气藏,选择合适的干扰试井观测井对,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低渗透气藏干扰试井测试井的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观测井响应时间和压力下降相同幅度所需的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井对是否适合进行干扰试井测试进行定量分类判定。最后,在各井对干扰试井分类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各类井的判定标准,提出了对应的测试建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渗透气藏干扰试井测试井的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低渗透气藏井对的基本参数;
步骤S20、根据基本参数计算得到井对中观测井的响应时间Δt1;
步骤S30、将基本参数导入试井分析软件,设置激动井的产量qg为激动井无阻流量的70%,模拟计算得到观测井井底压力曲线;
步骤S40、再在观测井井底压力曲线中获取激动井开井工作至观测井压力曲线出现降落的拐点时间t2;
步骤S50、以0.02MPa作为干扰试井参数指标分析,在观测井井底压力曲线中读取从拐点时间t2时刻起观测井压力下降0.02MPa所需的下降时间Δt2;
步骤S60、将观测井的响应时间Δt1和观测井压力下降0.02MPa所需的下降时间Δt2作为评价参数,建立评价指标,对井对是否适合干扰试井测试进行定量分级判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本参数包括产层厚度h、观测井的井筒半径rw、激动井的无阻流量qAOF、气藏温度T、气藏压力p、地层平均渗透率k、地层平均孔隙度φ、地层综合压缩系数Ct、观测井到激动井之间的距离Ld、流体粘度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7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