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减少磨损的抛丸机自动除杂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87925.3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烂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烂建 |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4;B24C9/00;B24C7/00;B03C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磨损 抛丸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磨损的抛丸机自动除杂装置,包括壳体,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锥形槽和弧形网板,固定盘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磁铁,转动盘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弧形铁,转轮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对称的软金属层,对称的软金属层之间连接软磁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杆。通过转轮带动软磁条相对金属杆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金属杆中产生电流传送到串联的磁铁上,且对称的软金属层之间固定连接软磁条,相隔转轮上的软磁条相对金属杆的一端磁极相反,弧形铁的废屑通过磁化,在相邻弧形铁之间之间相互推动,这一结构避免弧形铁上的废屑磁化导致吸附的较少,进一步导致废屑积累在弧形铁和弧形网板之间磨损较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磨损的抛丸机自动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也可用于去除毛刺,隔膜和铁锈。现有的抛丸机除去毛刺、隔膜和铁锈时产生废屑需要通过磁铁吸附,但是磁铁吸附易磁化废屑,磁化的废屑同极相斥,从而使得整个磁铁吸附废屑较少,另外循环运动的抛丸对抛丸机的撞击较大,一方面易使得抛丸机的抛丸下料堵塞,另一方面造成的震动及噪音较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可减少磨损的抛丸机自动除杂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磨损的抛丸机自动除杂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可减少磨损的抛丸机自动除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内侧开设有轨道,壳体的内部左侧中部开设有锥形槽,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网板,壳体的左部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螺纹丝杆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壳体的的底部中侧固定连接有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撑板,撑板的上侧设置有待打磨件,壳体的内部左侧且在锥形槽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导管,进料导管的外侧设置有拨板,拨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圆盘,壳体的内部且在圆盘的后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轴,壳体的右侧且在弧形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内部右侧均匀设置有磁铁,固定盘的外侧且在壳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弧形铁,壳体的上侧且在转动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废屑收集箱,壳体的内部且在轨道的下侧均匀转动连接有转轮,转轮的外侧均匀环绕设置有对称的软金属层,对称的软金属层之间固定连接软磁条,壳体的内部且在转轮的下侧设置有金属杆。
作为优化,所述轨道的中部设置为倾斜状,且其右部高于左部,从而保证抛丸机中抛丸的自动循环。
作为优化,所述左侧固定板高于其右侧的高度,从而避免抛丸机中抛丸与右侧固定板之间的磨损。
作为优化,所述磁铁环绕设置在固定盘的右侧,且其之间的角度与转动盘上的弧形铁相对应,从而保证磁铁始终与对应的弧形铁相接触。
作为优化,所述磁铁上缠绕有导线,且该导线与金属杆串联,通过抛丸机中抛丸在惯性和重力的作用下减缓速度,从而避免锥形槽处的撞击过大,且对需要削弱的抛丸的能量转化到弧形铁上侧磁力。从而进一步对抛丸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自动收集。
作为优化,所述相隔转轮上的软磁条相对金属杆的一端磁极相反,从而保证右部相邻弧形铁之间的磁极相反,弧形铁的废屑通过磁化,在相邻弧形铁之间之间相互推动,从而避免弧形铁上的废屑磁化导致吸附的较少,进一步导致废屑积累在弧形铁和弧形网板之间磨损较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烂建,未经吴烂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7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